学习中国哲学思考1

儒家说的是礼、仁就如有形之体注入灵魂,道家说的秉本执要找到道。

儒家由人及天,道家由天及人。

儒家怎么解决由人到天普遍性的问题呢?个人思考是儒家建构了一个社会认可度高的理论,如此渐变就达成了儒家理论的社会普遍性,而且儒家强调教化,突出人主观能动性,试想着是很受统治者欢迎的,谁都喜欢可操性,这么看独尊儒术有其必然性。

道家的由天到人,天是什么?发扬万物天性,天性是什么?虽然有一终极——道,但道是什么,是上帝吗?康德说的先验、超验,道明显是超验部分,不能知,又怎么知道你知道的是道呢?你既然不知道道,你又如何以此往后推演呢?道,让我想到了第一性原理,但这不知是或不是的,基础不牢啊!

庄子-齐物论表达的环中思想,寓言的山中不是好木材而得存,家中不下蛋不打鸣的鸡杀掉,无才有才如何选?庄子说的无才有才,适时而变,其说按天性发扬,难道适时而变才是天性?环中,看物无分贵贱,那物看我是什么?物看我,无分贵贱,我也是物,我能观物本性,物能观我本性否,我能知本性否?

儒家建构意识形态,道家按本性演化出意识形态,演化不一定以人为最终目的,而儒家以人为最终目的,如此儒家独尊成必然。而事物发展总有起伏,儒家亦是,有逆天性,有顺天性,有其因成其果,有善意成善果,有善意成恶果,因已出,果必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