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推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读《稀缺》

       写这篇读后感是在2017年1月1日的清晨6点,每到岁末年初,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多少有点伤感,感叹时光匆匆,说好的坚持健身呢,说好的坚持读书呢,说好的好好学外语呢,许多计划湮没在浮躁的光影中,化为云烟。而新的一年来临时,踌躇满志,准备大张旗鼓,按照计划重新来过。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在新的一个年末,还依然有许多人再次感概,责难自己的控制力和意志,甚至怀疑人生的不公:为什么人家就可以那么闲在,为什么我就要疲于奔命,为什么人家不用上班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为什么我就要天天累成狗。人生即是如此,你没法选择出生在何种家庭,但是,你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是我2016年看的最后一本书,在读书方面,回顾2016年,了无遗憾,年初定下的精读40本书,在年终盘点时看完了43本,还认真写了30篇读书笔记,逾10万字。今年于我最为艰难,父亲的逝去令我无比痛苦,但在三四个月的陪护里读书反而成为压抑生活中的一缕清风,调适着我的心情。在运动健身方面,年初计划运动300天,实际上完成了264天,虽未达成目标,但在我陪伴父亲之余的时间里基本没有懈怠,一直坚持着,经常都是健身房里的第一个去开灯的人,还完成了野鸭湖冰雪马拉松、鸟巢马拉松和北京马拉松。坚持运动健身给我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体检指标全部正常,每天精力充沛的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借着写心得,顺便对2016年我想坚持的读书和健身做了下盘点,貌似跑题了,实际上与这本书的主旨关系密切。作为2016年的收官之书,我觉得《稀缺》这本书正契合一些人在年末时的心情。一年下来,瞎忙的还在瞎忙,想做的事都没做成。这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都可以在《稀缺》里找到答案。《稀缺》是两位老外合著的,我读国外译作都快不起来,老外的思维和行篇布局与我们有所不同,我用了9个小时的零碎时间才读完这本不到三百页的书。

        《稀缺》可以算作学术书籍,是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合著的,看完后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类到心理学书籍,只是在稀缺心态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经济学的研究方式并运用了“经济学人”的思想进行分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直奔主题抛出结论: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第二部分是对结论的解析,用大量案例和实验来证明贫穷和忙碌是如何引发稀缺或者进一步加剧稀缺的,能感受到美国学者做学问的严谨,但对于有些读者来说可能会感觉“啰嗦”;第三个部分是解决方案,从不同角度阐述从稀缺走向富足的方法。从这三个部分的结构可以看出,这太像一篇学术论文了:阐述结论--探究原因--提出方案,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很符合像我这样的理科男的思维模式。两位作者分别来自哈佛和普林斯顿,可谓强强联手。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是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及其他专家联合创立NGO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我认为,《稀缺》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普通公民层面。与哈佛大学阿图.葛文德所写的《最好的告别》一样,美国教授的使命感很强,都像美国大片里的英雄一样,有着拯救世界的梦想,诚然,《最好的告别》影响了奥巴马政府对于养老的政策,甚至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养老政策的制订上给予了重要参考。《稀缺》也是如此,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全世界解决贫困问题。对于成长在大城市的人们不会觉得,世界上目前还有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底,世界上仍有12亿的绝对贫困人口,而当前解决贫困的方式多数都是虚弱无力的,给予一定的经济或物资救助,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解决食物等物资的匮乏,但指标而不治本。虽然世界各国也开始意识到对穷人的教育是脱贫的重要途径,但对穷困人群的教育模式也值得商榷。而《稀缺》的观点很有创见性,把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探究导致贫穷的心理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我想,这本书会必将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当然,对贫困的心理研究不是本书的全部,对于都市里普遍焦虑的我们如何摆脱穷忙瞎忙也给出一些富有价值的建议。梳理了所思所想,谈谈心得。

        首先,何为稀缺?

        按照《稀缺》的定义,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稀缺并不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它存在于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稀缺对人的直接影响是,它造成“管窥效应”,也就是说,一旦我们面对稀缺,我们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迫切需要关注的事情上。这就是《稀缺》里所说的稀缺俘获大脑,同时稀缺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和对世界的认识。管窥效应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应付迫切需求,但从长远角度看我们忽略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

        身边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你计划每天都健身,健身对于我们而言,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坚持健身让我们保持好状态,最终决定了老年的生活质量。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正因为它不是那么急,今天的不运动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所以,在很多时候,许多人就以工作很忙给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明天再开始健身也OK”,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类很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就被稀缺一推再推,以至于让你感觉时光匆匆,想做的一直都没做。作为父母的我们,很重要的事情是陪孩子共同成长,用心陪孩子也是属于这类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但往往很多人也容易忽视它,感觉孩子突然就长大了。因为很多人太忙了,也不知道是真忙还是瞎忙,忙的放不下一切,唯独可以放下孩子,陪伴孩子时也是不停的看手机,对孩子的互动“哼哈回应”,脑子里总装着当天的工作和明天的事情,静不下心来。这种感觉就是稀缺给我们带来的稀缺心态。

        其次,稀缺会引发认知力和自控力下降。

       《稀缺》的作者提出管窥(tuning)和带宽(bandwith)两个重要概念。“管窥”也许是中文译者借用“管中窥豹”这个成语,非常形象的描述了片面的、局部的看问题的方式,专注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片面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带宽”是借用了互联网的概念,生动易于理解。带宽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和执行控制力(控制行为、控制情绪)。我理解带宽就是一个人的精力,稀缺会导致管窥心态,让带宽变得不足,从而降低认知力和自控力。

        最近年底大家都在写年终总结,在任务布置下来后,也许给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但往往时间充裕时,大家都不着急,拖着,很多人都是等到deadline的前两天才开始慌慌张张的准备,而这时,时间对于他而言,是稀缺的,在这两天里,任何事都没有写总结重要,都可以放下。这也是许多人列了很多好计划却没法坚持的原因,生活中着急忙慌的人举目可见,感觉全世界就他忙,其实不然,是因为拖延症导致了他时间的稀缺,任何事都拖到最后的时限,攒在一起,最终还是做不好。

         这是多数人的通病,要不说拖延症是世界上最不致命的,却是最麻烦的病。我常和年轻同事们交流,凡是人生中必须做的事,除了你的葬礼,其他如结婚、生子、求学等,能早做尽量早做,越早完成越踏实。凡是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第一时间去做,这时时间充裕,考虑更全面,不但完成质量高,还会得到赞赏。反之,到了领导催促你不得不做时,非但容易忙乱,完成不好工作,还要受批评,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陷入时间等各类资源的稀缺,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第三、如何缓解稀缺?

       《稀缺》研究了多个案例,阐述解决和缓解稀缺的方法,比如:用奖励鼓励印度农民接种疫苗(把重要事情拉进人的管窥视野);用更加符合经验的财务课程帮助小微企业主增加收入(节约认知带宽);圣约翰医疗中心空出一张床位用于急诊(增加余闲)。

        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导致反复的权衡,就像时间很紧张时,往往会选择只做最急的事,而放弃了不急但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打破稀缺最好的办法是增加一定的余闲,一定的可支配的缓冲区,这样才不用因为稀缺而反复地权衡。如何缓解稀缺归根结底是如何管理好带宽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能量。人在不同时段、不同状态下带宽是不同的,比如我,早上的时间是我精力最为充沛的,我会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去处理每天最重要的事情。要缓解稀缺,就要想办法增加余闲,比如时间资源,每个人都是24小时,可有些人花了大量时间在娱乐上,在玩手机上,就把许多重要的事情逼到了角落里,导致自己天天处于稀缺状态,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需要对时间进行“断舍离”,放下不重要的事,不做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事,做好统筹规划,在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特别赞同时间管理大师叶武滨老师的观点,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能量,要让自己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循环中:每天早上写晨间笔记,做好当日的规划,找准当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段去完成。我获益匪浅并一直是叶老师理论的践行者。《稀缺》带给我的更多是补充,要很好的规划,但不要把日程表排满,要给自己留一点空白时间。这也符合老子“慢就是快”、“以退为进”的思想。在每一天里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不能光埋头拉车,也需要适时的抬头看路。对于生活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努力工作是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但不能因为工作放弃了对家人的陪伴,忘了初心、天天受工作所累,必须要留出精力给家人和孩子。

       总而言之,要给《稀缺》这本书做个简要总结的话,那就是: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要事第一,日事日清。留有余闲,把人生推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新的一年里,一切越来越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45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49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960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7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6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0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6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7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5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46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6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