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蹲点,有领导找我聊天,说了他的成长经历。
他讲,自己是去年刚调的副处,之前在科级岗位原地踏步干了八九年,多次提升的机会都没轮不到,原因除了自身存在的劣势外,主要还在于一些领导的片面、武断的评价。
他感慨,现在自己也当了领导,心里头给自己的要求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更加包容的看待人、评价人,轻易不对某个人下结论。
不能因为自己的无心之言、随口之言、片面之言,而打消该同志的积极性,影响其前途和进步。
他的经历其实很普遍,机关的好多人都受过类似的“不准确评价”,从而耽误了很多机会,造成了政治生命上的损失。
对此,虽然我们“胸中有块垒”,但绝对不能由此产生怨气,因为嘴是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说当有出处、自有自由。
我们唯一能够去做的,就是自我检讨、自我观察、自我批评、自我改正,继而改革自新并由此收获一些东西。
所以,该领导的感悟和对自己的告诫,是大智慧。若他真能做到对自己所要求的,相信,在体制内会有大发展。
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一个人,这是一门大学问。
曾看过一篇文章,介绍过教育学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其项目多样,内容丰富,价值判断科学、客观。比如,依据评价标准,可以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评价、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每种方式具体的内容就不多讲了,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评价是件挺复杂的事儿,绝不是一张嘴、一句话、一个闪念那么的简单。所以才有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把对“人力资源”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来对待。
教育评价是如此,组织评价个体是如此,个体相互之间评价亦是如此。
对个体来讲,评价他人不可避免,但必须慎重,若是确需评价的话,有4点原则必须把握好。
第一,与人为善原则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在世,要时刻保持一颗善心,与人为善,与事为善,与己为善,不可心生恶意,背后说人坏话、随意定论,或者给他人使绊子、下套子。
你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你成事很难,但坏事很容易。
要牢记两句话:
第一句,恶言恶语,伤人亦伤己;
第二句,你评价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评价自己。就像楚王羞辱齐国宰相晏子一样,损人不利己,有些人就是那么蠢。
第二,优点占优原则
机关工作的动员性和组织性,决定了必须要善于发现和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用最适当的人干最适当的事,用最适当的方法沟通难以沟通的人。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短长,能力再差、缺点再多的人,身上都会有其独有的闪光点或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
评价一个人,必须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不吝于表扬和夸赞。
那些揪着别人的短处不放手、无端挑毛病的人,无异于喜欢吃翔的犬类,臭了自己,也脏了别人。
第三,多看少听原则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要想对人做出准确评价和认知,听其言、观其行最简单也最有效。
多看,就是要观察他,看他讲话的肢体动作、眼神表达、外表行为等,看他为人处事的方式。
少听,就是要避免其他人“吹枕边风”,先入为主的给一个人打上标签、作出误判。实践中,人云亦云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人的现象并不少,这一点是大忌。
第四,时间隧道原则
时间隧道是心理学上一个名词,意为把负面情绪放到一个较长时间范围内去看待,比如你今晚感到很悲伤,也许第二天一大早情绪就淡了;这段时间你因某件事感到很不爽,那么几个月、几年过去,可能那件事也就不再是个事了。
这个原则在对人的评价中同样适用。干这件事,那个人很不行,并不代表他干所有事都不行。过去那个人很操蛋,并不代表现在他依然很操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对人的评价,必须要客观、要辩证、要发展,避免盲人摸象、囿于过往式的定论。
有个成语叫管鲍之交,用来形容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但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中,更应当看到并学习的是鲍叔牙那种对人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
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拿的本少分的钱多,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家里穷;管仲在作战中临阵脱逃,鲍叔牙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嘲笑管仲怕死,而是直言说管仲的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奉养;管仲辅佐公子纠争夺王位失败被囚后,胜利者公子小白要杀了管仲,拜鲍叔牙为相,他又客观的评价说“管仲宽厚仁慈、诚实可信,能规范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治理国家,我不如他。”从而说服了已成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为齐国成为春秋霸主打下了基础。
朋友间也好,机关大院的点头之交也好,如确需对他人作出评价,我们要向鲍叔牙同志学习,在坚持4点原则的基础上,始终保持着一颗客观公正的水晶心,不偏不倚、不恶不厌、不带个人感情和私利目的。
这样,对人对己,都大有益处。
谢谢,我不需要这样的评价……这是那位基层领导感慨背后未曾说出的话,也是很多年轻干部白眼和牢骚中深藏的话。
机关工作很辛苦,机关干部不容易,还是少点吹毛求疵、多点赞扬鼓励吧!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