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拆解,着重围绕结构、视角、节奏展开。拆解文章是《有书》今天推送的《成熟的人,不会这么发微信》。
结构布局:
开头一句话, “你的情商,都藏在微信里。”非常简洁,开门见山,点题。
是什么:从“晚上十一点多,我收到一条微信”入手,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情节有两次反转。故事中的“她”先是急,所以“原本已经准备睡觉的我,看到如此着急的消息,想着一定和工作有关,很快回复过去”,但她又不急,始终不回复。第二天,“我”还在睡梦中,又被她的视频邀请吵醒,嚷嚷说急。通过两次对话,通过她的故事,作者发出感慨:现代社会,微信早已不只是简单的聊天软件,更是重要的社交名片。写法就是:故事+观点。
怎么办:标题说“成熟的人,不会这么发微信”。那么,怎么用好这张社交名片?怎么发微信?紧扣标题,下面进行了回答,交代了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一,不熟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发起语音或视频通话
第二,微信直接说事儿,不要总问“在吗”
第三,尽量及时回复,不要没有结尾
第四、不要在对方不方便的时间谈工作
进一步指出,还有“很多可以避免的雷区” 。 比如,少点高冷,多点温度。比如,如果一定要简短回复,最好有标点符号、语气词或者使用一些表情。再比如,多点真诚,少点群发和套路。通过举例的方式,列举了发微信时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使前面的论述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为什么:发微信有这么多讲究?为什么要这么讲究?肯定有人会质疑。“发个微信而已,考虑那么多也太累了”!所以,文章最后一部分,对这个问题作了正面回答,也就是对微信与社交、微信与情商等关系作补充论证,作者用“可是”一词转折,指出人际关系就是微信来往的总和。接着用自己和一个编辑姑娘微信交流的例子,说明好的微信交流可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然后,从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扩大到人生,“很多看似无关痛痒的东西,长期累积下来,就是你在他人心中的人品”,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做了一个切换,文章的内涵有了新的升华,境界有了新的提升。结尾,又回到微信聊天,从宏观再到微观,照应开头,再次点题。
视角切换:
从具体的一个人物、事件、现象来写,就是微观。全景式,大局着眼,谓之宏观。一篇文章,如果从始至终都是“有一个朋友”,“还有一个朋友”这样的微观视角,感觉有点家长里短。如果全篇下来,都是宏大视角,要么象学术论文,要么象讲话稿,感觉太抽象,可读性不强。读者是没有耐心的,一个视角写下来,过于单调,节奏感较弱,抓不住读者。说不定读着读着,中途就放弃了,更谈不上读完之后,转发分享。这篇文章,除了前面分析时提到的部分段落里的视角切换之外,整体上,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中。比如,大的脉络上,讲同事姑娘的故事是点,再说四条原则是面,进而讲到该回避的雷区时,举例,又是点。当然再往细节处探索,写到第四条“不要在对方不方便的时间谈工作”时,再次点到同事姑娘的做法,这是宏观中的微观,面中有点。
节奏把握:
新媒体文,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节奏。强弱快慢,抑扬顿挫,等等,总的来说,强节奏、快节奏要靠前,因为读者注意力有限,非常有限。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别人那里抢一点注意力过来,看我们的文章。那天,岩老师看了我的文章,就说到这类问题。她说,前面太慢,后面太快。按照常理,写完是什么,就是回答为什么,然后再写怎么办,但这篇文,提出观点之后,直奔怎么办,我猜想,一方面是照应题目“不会这么发微信”,另一方面是加快节奏,吸引读者。试想想,我是读者的话,你不是说“成熟的人,不会这么发微信”吗?那怎么发?我倒要看看。如果,把对为什么的回答,放到怎么办前面,节奏就掉下来了,也延迟了读者的期待,还有呢,容易过多的讲道理,有了说教的味道。同时,这里,对为什么的回答,是针对交代方法论以后人们可能出现的质疑这个角度来说的,经过作者的一番论证,打消了读者的疑虑,这样写,更加合情合理。总体上看,强调怎么办,弱化为什么,重点更加突出,更加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