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是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
有时候,一个好故事胜过千万个大道理。
在《只讲故事不讲理》中,美国故事大赛头奖获得者金德拉·霍尔剖析了在沟通中,讲一个好故事的3个步骤、4个重要元素以及4 种基本的故事类型。在她看来,我们身边充满了故事素材,我们需要的只是收集、整理并有策略地进行表达。
看了这本书,我对故事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通过运用本书的故事讲述方法,也让我知道,好的故事可以触动人的内心当中,单纯靠“信息”无法触动的地方。
擅长讲故事的人往往会用故事唤醒对方的情感,说别人希望听到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不会引起他人本能地猜疑和拒绝。谁掌控了故事,谁就拥有了消融隔阂、穿透人心的强大力量。
偶尔看到这样一个段子。一位老板对两个员工说,单位有个大客户要来,这个客户喜欢吹牛,希望会吹牛的员工去接待。
男员工说:“老板,这必须是我呀。”老板问为啥?他说:“我是吹牛专业户,来公司这么多年,我说的每句话,都是在吹牛。”
老板又问另一个女员工。女员工说:“老板,我不会吹牛,我从北大毕业后,就去考研了,没时间学吹牛。再说了,老板,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我当初来咱们公司上班,就是因为回去只能继承我们家那几百头牛,几千亩地,做来做去都是在自己家里,没啥发展。我不会吹牛,你还是让他去吧。
老板拿着一塌钱说:“这个事就交给你了,我放心。”这个女员工没有说自己会吹牛,但是她说的每个字都让老板觉得,“这简直是个吹牛的人才啊!”
这个女员工通过故事的形式体现了他会吹牛的能力,而另一个员工使用叙述的形式来告知领导他会吹牛,相比之下,男员工的话显得苍白无力。
这个段子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比起讲道理,故事透露出来的信息,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讲故事有时更容易让人接受和信服。故事也往往比讲道理更有用。
生活中,如果直白地拒绝领导的安排,告诉他:“领导,这样做是行不通的。”领导可能会直接怼道:“让你做什么就什么,你能,你来当老板!”
而当用故事把它包裹起来后,领导会说:“我再考虑一下。”
人性的实质,其实是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情,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沟通时上来就讲大道理,会阻隔思维的碰撞。此时一味地讲道理,说事实,只会令对方反感。
但是讲一个生动的故事,则会让对方主动离开自己的视角,和你处在同一个频道。这一切的转变,皆因为故事透露出的信息,更容易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