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作业:
对于幼儿是如何学习的,第四章提出四个主要观点:
1.儿童的大脑不是如白板被动被环境刻写,而是有对某方面感兴趣、主动学习的倾向。
2.幼儿有一定的策略性能力,能学会有目的的学习(元认知)。
3.幼儿在成长中,形成了对心理和智力的看法,这些看法深深影响幼儿之后的学习。
4.幼儿的学习需要他人、共同体和文化物品作为指导(向导)。
请联系实际,谈谈这些观点对幼儿教育的启发。
我所受到的启发如下:
走进楼梯,三岁九个月的外孙夏宝问我“姥娘,为什么电梯外面按钮的标志是上下,电梯里面是数字呢?”面对这样的年龄这样的问题我们会怎样思考一个儿童的学习力呢?这样的学习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如果新生儿的大脑是一片白板,通过不到四年的成长过程怎么可能达到如此认知和表达水平呢?所以“婴幼儿是具有能力的,他们是主动的、自我概念发展的主题。婴幼儿的心智是得到了复苏”这一理论是成立的。
夏宝提出的问题所表达的内容涉及到了物体、空间、时间、数字、因果关系等。皮亚杰在研究中观察到婴儿是在寻求环境刺激来促进智力发展的,他们的自我初始表征是在头两年里逐步建立起来的。基于这些,才可能在不足四岁的娃娃身上发生这样的思考和发问。而这样的思维与所提出的问题大概在大龄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上都不一定会出现。
《人是如何学习的》第四章“儿童是怎样学习的”从婴儿的能力、特惠领域的早期能力、学习和元认知策略、儿童的智力观和学习观(学习和理解的动机)、指导儿童学习风五方面对儿童思维变化中得出“发展”是其关键所在,“主动”是本质所在,尤如一个种子,它是本自具足的,生长是其本能。我们只需要知道这颗种子的属性,然后按其成长规律做好园丁,他就可以自然的成为他本应是的果实。
夏宝的问题就反映出儿童早期对知觉和物质世界的理解是始于跳跃式的学习过程;是儿童自身使学习成为可能。这里,我们成人需要知道的是儿童的早期知识会妨碍后期的学习方法,才可能给与正确的回答与指导。同时,我们要懂得尽管儿童适合某些领域的学习,但是他们实际上凭意志和毅力能学习一切;儿童缺乏知识和经验,但不缺乏推理能力。尽管儿童没有经验,但是他们善于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儿童既是问题的解决者,又是问题的生成者;儿童试图解决呈现给他们的问题,他们也在寻找新的挑战;他们不但要面对失败,而且通过对先前成功的建构,会精心推敲以及改进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夏宝每天不停地发问“这是什么?那为什么?”说明儿童是以持之以恒的,因为成功及理解是自我激发的。我们需要帮助儿童建立起新情境与熟悉情境之间的联系,努力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对儿童成长方面专业理论的领会来正确的陪伴孩子的健康生长。我这里之所以用“陪伴孩子”而不是用“教育孩子”是因为我们真的没有教育孩子的资格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