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
——题记
来到个园,一转弯,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竹林,细细的竹枝青翠欲滴,仿佛一支支翡翠雕成的短笛;片片的竹叶绿影婆娑,仿佛一枚枚碧玉刻出的口琴。个园主人本是商人,种一片竹林,漏下斑斑驳驳细碎的日影,清幽,宁静,为个园平添几分雅致,取“竹”的一半,不正是“个”吗?个园因此得名。
个园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四季石”了:春景,根根石笋矗立,形态各异,虽是石笋,但高峻挺拔,又似雨后春笋,现出“寸石生情”之意,置身其中,仿佛身处在万物复苏的早春时节;跨过门,也跨出了早春时节,跨入了暮春阶段,墙边的牡丹,芍药,无不诉说着夏的即将到来,墙边象形石点缀的十二生肖,平添几分别致,门外是早春之景,门内早已是深春之意。
夏景映入眼帘,灰色的太湖石看似杂乱无章,却饶有趣味,叠石仿佛夏季的云翻雾卷,风起云涌,多而不乱。远远望去,舒卷流畅,似行云,似奇峰;靠近赏玩,则玲珑剔透,似洞穴,似宝藏。叠石好似夏季黑云压城,厚厚的云雾层层叠叠,旁边的石山直通向书房,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意,站在假山上的凉亭中,那层层叠石早已都在脚下,整片夏园尽收眼底,那“狂风卷挟着的乌云”又算得了什么呢?仿佛杜甫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在胸中荡漾。
秋景由黄石堆成假山,粗犷的黄石叠放出一座假山,山中一路,可通往幽室,石凳,石桌,一线天,粗犷间不失雅致,尽显清幽宁静,身处其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洞间的滴水,洞旁的古树,青石做成的石凳令人心旷神怡,少了几分尘世的喧嚣,名利的牵绊,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一山,一石,一树,一人,一叶静静飘落,这,是属于自己的一叶之秋,身边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宁静,灵魂也仿佛在那一刻得到了升华。
冬景的地面取雪石铺成,点点白光仿佛降临人间的片片雪精灵,宣石假山泛着点点荧光,迎光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墙边的圆洞,每当风吹过时,便会发出“呼呼”的声音,仿佛北风无情的呼啸,不禁咏起“北风卷地白草折”,然而,旁边的山石上却有一群小狮子在嬉戏,或跳或卧,或爬或走,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仍有生命存在,歌颂自然的生命力呼之欲出。
走出冬景,却是再度绕回了初春时节,四季的轮回,生命的兴衰,万事万物的新旧交替,都在那一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