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二个小小收获值得一记。
其一,在简书打卡50天,获得一枚50天日更小徽章。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算是给予自己这一个多月以来,在简村坚持写文的一种小小鼓励与里程标识了。
今日翻看到日更TOP1的冯俊龙,2309天,第二名的六月荷清香,2303天,第三名是赤脚哥,2267天。这都是在这边坚持了6年有余的高手,真心让我五体投地的。我很难想象这些优秀的友友们都拥有怎样的热爱与毅力做到这么不可思议的。
这50天里,对我而言,大多数日子还是平稳有序的,只是爱人住院的日子及家人、亲朋好友或节日探望的时候,那些天会被干扰如常。那时,我就得需要延时在晚上睡觉前记得码字来完成打卡事宜,其它如常的天数,我基本上可以在上班过程中或周休的闲暇时光轻松应对,并感觉自己也在慢慢积累自己的微习惯。
但反思此过程,当前写文方面,缺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先抛开产出量不说,目前阶段自己小文的质量还是非常低质的。
看到过一些文友的简文,也有一些赚贝能手分享的如何快速升级简书作者及优秀作者称号,分享简书中推文的侧重题材等等。也偶有看到一些关于写作的经验性好文,包括一些写作软件与工具的推荐。
再想想自己的简文,就纯纯的,只是为了记录,记录一些自己认为或有关的生活点滴。没有什么目的性,感觉不带任何目的性才是自己最大的目的,当然这也是我的最最朴实的初衷——用文字记录生活,充盈余生。
用了“余生”二字,不免自感有些老气横秋,但也无妨,我的真实本意也就是自入简村后,可以用电子文暂且复刻一个即将消逝的自己,就如同记录佛经中所提的并追求的“无我”,记录一二那个每时每刻已在逝去的“我”。
最近有听齐帆齐老师的1块钱的直播课,她说的养成无意识写文,想到哪就让自己写到哪,这种意识流动的写作方法,我不知道这本也是一种写文的技巧。但细想来,要这样的临时发挥,没什么主旨思想的乱写一气都能写出一篇好文的人,其阅读、掌握的知识或文学的积淀定是非常深厚的人,不然,怎么可能写出可以让人发起共鸣的文章来呢。
关于这方面的积累太少,亦或是其他那方向的欠缺,我显然也是自知的。
不过也没关系,内心鼓励一下自己,慢慢来呗,只要我已经在路上。
其二,第一次试用了配图发文。
这个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很多简友的简文都有精美的图文并茂,让我看了心生羡慕。曾经也有问友友自信的陈漂亮,问她每次那些美丽、应景又适文意的图片是否全都是她自己制作的,她说是在小某书上找的,有时还会常常为了一篇文章找适合的图片要在网上寻觅很久的呢。
可见人家作文发公示的用心。听了让我好生感动,感动她的这种认真,就为做好每一个细节,并追求内心的高度与完美的心里。
所以,昨日发文,自己也小试了一把。从别人的号上,下载转发了照片,也照看到的简友的备注,使用上“网图侵删”的字样,不知道这样是否真的可以。因是第一次插图,其中第二个图片的图注不知怎么就不见了可标记位置光标,故未有标注图片出处。
不过,问题不大。这一回生二回熟的,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得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好的。谁的人生的路,都不是经过彩排的,花朵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花朵的。
我不急,稳稳地,按自己的方式,不断肯定自己。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路,自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