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上学写作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催催催,或者干脆抡起起大棒子逼迫孩子就范。但时间一长,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是催一下动一下,不催就不动。这时家长想的是,上了大学就好了,等考上大学,我也就不管了。
但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上大学后,一下子就摆烂了。他们开始整天的玩乐,每天不是熬夜打游戏,就是追剧,根本没有认真的去学习。
因为一直驱动孩子前进学习的是父母的唠叨和监督,脱离父母的监督后,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
催和逼,首先导致的问题是,这件事儿到底是谁的责任?写作业是谁的责任?迟到是谁的责任?后果由谁来承担?很明显,父母的催促和逼迫,已经把责任从孩子身上强行扛到自己的肩膀上。
我姨可谓是最尽心尽责的妈妈,从我弟小学起一直陪读,陪补课,费劲心思。结果我弟的学习从一开始的优秀逐步下滑,最终只考了一个三本。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弟对我说:唉,总算熬出来了,就是我这也没给我妈考个好学校。不知道他现在是否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但是我敢肯定在大学毕业之前,他也没有搞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儿。
内驱力不是催和逼培养起来的,胡萝卜+大棒的外部引诱逼迫只会压制孩子内驱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把孩子事情还给孩子,是内驱力培养的第一步。让孩子知道这个事儿是我说了算,我做了什么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享受到什么样的荣誉,孩子才会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罗列孩子的事情有哪些?有哪些是需要孩子负责的?归还给孩子,但不能一下子大撒把,需要讲清楚规则,确保孩子慢慢学习处理和安排后,再完全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