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年,地点:甘肃深山里的一座村庄。30晚上烤大火,一家人围着炉子旁边烤着火,锅里炖着猪头,又香又暖又温馨。

    正厅的墙中间有一幅山水画,两边贴着对联,上面是横幅。下面有个方桌,桌上供着祖宗,香炉里的三支香,一直冒着烟。桌上整齐的摆放着贡品。炖完的肉第一时间先摆上。然后一家人聊天,喝茶。火炉里是外公煮的清茶:粗陶茶罐,里面放一些老茶叶,放几片竹叶,再放上几颗冰糖,喝起来有些竹叶的清香,香中清甜,甜中微苦。

      一家人说说笑笑到11点,就赶快准备新衣服,叠好放在炕头,把旧衣服刚到柜子里,因为初一就不能开柜子,怕跑财。到12点就开始放炮啦。每家都卡点放炮。放完炮就睡觉,这30一晚上所有人家的灯都是亮的。当年看着光亮进家门,照耀下一年的光明。

    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新的,跑出来就感觉外面的空气也是新的,总觉得过年就是换了一个世界一样。初一外婆扫地是从门口往里面扫的,把财扫进屋。

    比放鞭炮更主要的事,就是早上给长辈磕头,跪地下真磕,磕不响还会被长辈为难,说没听见声。磕头那当然是要压岁钱的。拿完压岁钱就是放鞭炮了。

    噼里啪啦放鞭炮,山里面到处都是鞭炮声,感觉再也不怕鬼啊怪啊的了。孩子们兜里揣着各种拆的一个一个的鞭炮,一个一个的用火柴点着。叭,叭,叭…你追我,我追你。欢笑声衬得更热闹了。鞭炮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也玩不腻。

      初二到初六那当然是串亲戚了,一天去好几家,背一书包罐头、白糖和点心。近一点的地方都是孩子们自己去,走到地方放下东西拜完年,拔腿就跑,因为大人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要亲戚的钱。有时候会被追上,兜里会被塞上5块钱或10块。那时候伙伴们都会比谁跑的快,谁被塞钱了都算输呢。玩的不亦乐乎。

      到了正月15,孩子打着各种各样式的灯笼,把家里每个犄角都会照照,把不好的东西都照走。照完以后,就去和小伙伴们比灯笼了,那时候灯笼都是纸糊的,里面有个小木板,放着小蜡烛,有时候蜡烛歪了,灯笼就会被烧着。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走着,笑着,真开心。

    想想那时候年味多浓,也多开心啊。那时候的年就是团圆,就是幸福。

    现在的年也是团圆,一家人也就能见着几天面。感觉和平时没两样。

    好多地方禁鞭炮了,天天穿新衣,根本不会特意去过年时买,就算买了也不会等着初一穿。

      孩子们也是期待过年的,过年可以凑齐一堆打游戏了,吃着糖果打着游戏,忘了作业,忘了吃饭。

    30晚上也就象征性的看看春晚,才发现呀,过年了。初一睡着快初二了,亲友一聚,吃喝吹牛,吹完牛刷手机。

    也是串亲戚的,那一后备箱东西,每家标配:一箱酒,一箱水果,一箱奶。去了还是喝酒吃饭吹牛,吹完一家,去另一家。孩子们的兜里塞着大把抄票,看都不看一眼就塞给的父母,再换一波打游戏的伙伴。大家串完亲戚就睡觉刷手机吃。

      一晃,哎呀假期完了,年呢?这么这么快过完了。一个腰上的大泳圈,年在这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两年没回去过春节了。不是没时间。自爷和婆陆续辞世后,於自已家中很难再体会到过年时那份仪式感。不知是智慧还是...
    西北晓峰阅读 2,860评论 0 4
  • 今年不再回老家过年了,自从去年小女儿出生,父母就从老家过来看孩子,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故乡就剩下老屋了。 母亲...
    李吉芳阅读 7,192评论 7 13
  • 听着窗外零零星星的鞭炮声,看着早高峰不在拥挤的道路,让人不由得想到,孩子放寒假了要过年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过年已...
    林多多1995阅读 3,355评论 0 6
  • Java岗位面试,JVM是对程序员基本功考察,通常会问你对JVM了解吗? 我自己是一个从事了6年的Java全栈工程...
    编程小世界阅读 9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