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的时候,在食堂卖菜那里看见我最爱吃的香椿了,再一想,清明节快要到了,可不正是香椿上市的季节么!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是一定不会亏待自己的。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兴致勃勃的行动起来,这两天的香椿芽,嫩得很呐,收拾起来起来容易着呢。就这样我一边择菜,一边烧起水来,等到香椿芽过了热水变了颜色,稍作等待,捞出晾凉备用。这才发现买的有些多了,于是我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腌制,一份切碎准备煎蛋。旁边蒸锅里把切好的香肠蒸上,再把事先泡好的炸猪皮处理了,拌上,等到老公和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家以后,架锅起油,很快,香喷喷的香椿煎鸡蛋就出锅了。结果,连不爱吃椿的老公都没忍住吃了不少呢,可惜儿子不会吃。
我心里偷偷的想,再过些天,等剩下的香椿芽腌好以后,我就可以少准备一个菜了,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口舌生津呀。想起以前香椿下来以后,如果母亲有空,就会腌出一大罐出来,可以吃一年呢。是啊,母亲也爱吃香椿。
记得高中考大学那年暑假,难得我妈心情好,带着我去抓椿树上的花大姐,说是烧烧可以吃,味道不错。据说她小的时候没肉吃,到花大姐泛滥的季节,我外婆会安排她去抓了来,烧给她吃。
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母亲抓花大姐烧给我吃,不过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而我试着去吃,恐怕更多的是一中猎奇心理。
有时候想想,我们的祖先真是想象力丰富,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植物的根、茎、叶、花,样样都可以做成美味。只要胆子大,简直没有我们不敢吃的!就这样,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美食体系,当然一并传承下来的,还有母亲的爱和牺牲,以及生存的智慧。
花大姐,学名斑衣腊蝉。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