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教育文摘》转载(吴向东. 一年级科学这样教[J]. 教育文摘, 2017(7):87-89.)
摘 要: 【阅读导语】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准的显著变化是将小学科学课程由原来的三年级开始提前到一年级,使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具有连续性:同时,课程体系突出了“技术与工程”内容,倡导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科学课程中进行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综合学习,通过“造物”将科学教育与创客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教小学科学课程,尤其是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值得参考。
中国教师报 2017年3月29日
修订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那么,教师如何教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
第一 做中学
一年级学生6-7岁,这个年龄段的脑重量虽然达到了成熟期的90%,但许多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还远未完成,所以孩子好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等各种成年人“不可理喻”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个时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听话,课堂一定要安静,恐怕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事干,吸引他们投入到有趣的事情中。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一年级学生边做才能边思考,不做思维就会停下来。因此,做中学是基本的学习方式,一方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事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最为提倡的方式,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整个教育,焕发着无限活力。欧美教育改革中的STEM运动,提倡学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而不是像国内一些学校的做法,教师带着学生孤立地做个实验,揭示某个科学知识就可以了。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传统的方式是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无色透明的空气的确占据着空间。而STEM的做中学的方式强调,学生怎样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去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如何利用这个道理做个潜水艇等。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实践性的,建议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如何做科学呢?解决问题的做中学推荐为首选。
第二 使用工具
一年级学生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使用工具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比如剪刀,教师教学生剪纸做各种造型,剪吸管做吸管哨;使用透明胶带,教学生粘贴物品,捆绑木棍做支架;使用各种线绳捆扎物品,如做“土电话”;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用以描述或比较。这些小工具都需要学生手部小肌肉群的参与,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要知道,使用工具是学生学习科学不可绕开的内容,当今流行的创客活动,特别强调工具的使用,用各种工具制造物品,改变生活,由此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 作用。
第三 多对话
对话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是必要的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一次,我拿了一个大的充满氦气的气球到教室,然后问学生:“我吹一个气球起来,也可以飞吗?”不少一年级学生认为科学教师是神奇的,那么大的气球都飘起来了,老师一吹肯定可以飞起来。但是我吹的气球,即使是往空中抛还是会降落。我问学生为什么?有学生认为我吹的气球太小了,有学生认为我是用嘴吹的,要用打气筒才行。当然,也有学生认为,大气球里是氢气……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需要教师多与学生对话来促进。同样,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无论是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还是培养质疑探究的态度,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 多合作互助
一年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如当我发两个气球给同桌时,往往学生会快速地抢颜色鲜艳的;如果需要两人共用一把剪刀,也会出现抢着使用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没有哪一位科学家是完全靠自己一个人进行科学研究的,另一方面要多设计一些需要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共同完成。比如,学生用塑料杯和气球做小鼓,剪气球时要合作,蒙气球皮到杯口时,也需要一个人捏着杯子,另一个人用力崩开气球皮往杯口上套。又如,学生制作“土电话”时,不仅要一起合作打孔系线,还要一起玩耍。这类教学设计,有利于一年级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懂得与别人合作和分享。
长期教小学中高年级的科学教师,一开始教一年级学生会遇到一定困难,但只要掌握了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理解他们的“不可理喻”,就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