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傍晚的时候,在常青藤陪孙先生聊天,他是我的前同事,早就开公司做了老板,每年只要有机会总要和我坐一坐的,我们都有品茶的爱好,只是我喜欢碧螺春等绿茶,追求一种清冽清爽的新鲜感,在某些方面我归于完美主义者一类,他则喜欢黑茶,据说爱好这种茶的人都有一段艰苦的人生阅历,属于成熟稳重的类型。
我俩现在生活中交集不多,谈论的无非是参加工作后的一些情景,他是上班后五六年左右辞职出去的,我则一直坚持不懈没换过单位,我这家公司一直追求低薪酬广覆盖的人事政策,虽然是研究所,但是试制工厂的普通工种和技术人员工资相差并不大,并没有向技术人员倾斜的分配制度,孙先生当时上班后一直苦恼的,就是收入问题,他是名校毕业,在课题钻研下功夫也很深,但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分配总是让他不满意,当然其他方面论资排辈也很重要,少数工农兵大学生靠工龄掌控了奖金的发言权,让不少业务能力突出的人多劳不多得,这要在以前计划经济为主的时候也就罢了,后来市场经济大潮里大家都知道自己同一圈子的情况,这种回报和付出不对等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后来孙先生就和一些年轻人辞职出去创业了,慢慢的孙先生变成了孙老板。不过现在谈论起来,二十年的努力之后,他并没有收获到当时想象到的回报,收入固然高了许多,但付出相应也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有时候他甚至会嫉妒我们在单位悠哉悠哉,有福利分房,有高额社保和公积金之类的日子,出去辛辛苦苦的努力无非也就是追求一些所谓的收入罢了,但总以金钱为目标也会厌倦,甚至觉的不值,那份回报真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
任何一份付出都在寻找回报,如果可以,我想最好是有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满足,钱是必不可缺少的,但当付出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发现还有更值得我们在乎的回报。
二、
佳佳妈妈是我在小区的邻居,前几天社区开会的时候和我坐在一起,大诉委屈,原来佳佳今年刚上初中,去的也是在济南很有名的学校,但是没想到入校后就成绩很差,几次考试在班里连中游都进不去,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半是玩笑办事认真的说,初一是决定性的一年,要是成绩进不了前二十名,建议家长做两手准备,最重要的是做好思想准备。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从小学开始就给女儿报了各种辅导班,可谓含辛茹苦,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甚至一年到头都不回来住,听她的意思好像是一位全职母亲,外加外公外婆三个人督导孩子,但也许孩子压力太大,适得其反,她天天要学习到十一点但依然成绩不理想,“人家都说付出总有回报,但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是这个结果。”佳佳妈妈说着都快哭了。
我很认真的和她聊了一会儿,发现她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就连上辅导班也不选对的只选贵的,对孩子的评价则是着重在和别人的比较上,比如说数学,她说孩子比不过某某某,英语发音不准,和某某比差远了,但对孩子的综合评价几乎没有,而且急攻近利心太强,并没有针对孩子好的办法,就是简单的说说努力之类。
正好当时我心情不错,就给她耐心分析了一下孩子的学习方向,其实每天学习到十一点这种努力是要不得的,最主要孩子应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近期目标,就像“速胜论”要不得是一个道理,论持久学!从家长的角度我给她讲了一些付出和回报的哲理:
我们对孩子的目标其实不必要太多的干预,能发挥出他们的努力就足够了,我觉得辅导班有必要,但没必要把所有一些都压在辅导班上,我们付出的不止在学习,更主要在感情投入和情商培养上,若干年后我们可能忘记了孩子一次考试的成绩,但会记得和她一起在春天踏春,在夏日游泳和在冬日玩雪的情景,我们不是孩子的上帝,我们给与了孩子生命,孩子也给予了我们做母亲的权利,一个孩子伟不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直善良,然后在某些区域优秀,我们希望他处处出类拔萃,多累呀!这种回报就像巍峨高山一般,我们可以去攀登,但要享受攀登的快乐是最主要的。
我们有时候并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回报,急功近利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可是那种轻松与快乐,那种生命的真谛反而被很多人忘记了。
回报的背后,是我们真正的责任所在!
��c���b�χ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