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城市政策协同性,强化各方面执行力。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建立健全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城市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民生的晴雨表,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民服务,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党员干部应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从田间地头的农事指导,到社区里的养老服务;从孩子的教育问题,到群众的就业难题,桩桩件件,看似琐碎,却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焦裕禄为治理兰考风沙,不顾身体病痛,深入调研;廖俊波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一线,用生命诠释担当。他们都是将为民情怀融入日常工作,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的榜样。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需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要深入基层一线,在群众中了解问题的根源。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把问题找准找实。针对群众反映的老旧小区改造、出行不便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马上就办”的执行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还需建立长效机制。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从制度层面保障问题的解决。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完善相关制度,防止问题反弹。如在食品安全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让群众的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