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末~10月初行摄游记誊录】
福建的田野山岭,满山遍野青青竹林、泛黄稻谷、桂树甜柚、茶畦垄垄,一派迷人的田园山野风光。
此时,车队是行进在去往福建永定的途中,心仪已久的福建土楼,不久前还只能从央视《远方的家》中看到呢。
【小插曲:放生……看见小“四足虎”爬出矿泉水瓶后,敏捷地在草丛中飞窜,消逝在自然状态中,我们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要知道我们是几次三番地动员小朋友放生小“四足虎”的。都是我的“罪过”,让这只远在他乡数百公里之外的生灵,遭遇了一场“生死劫难”!原来在资兴小东江,我发现了一只绿色的小“四足虎”,队里有一位小朋友喜爱至极,他的爷爷捉住给他,就这样一路带着形影不离,直到福建永定。】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甚为奇特,由粘土、糯米、红糖、竹片、水组成,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福建土楼·南靖景区再获殊荣成功晋级国家5A。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带领师生完成《福建南靖圆寨实测图集》后说:“没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洪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林氏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园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洪坑村土楼为林氏民居,现有建于公元16世纪中叶(明代)至现代的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各种类型的土楼数十座,为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见证。
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林氏先人在此开基时所建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此外还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宫、日新学堂、林氏宗祠、关帝庙等。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为该土楼群的杰出代表,其中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成楼是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烟草工业的兴起成就了林氏家族的财富积累)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直径57.2米,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形设计,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个单元。卦与卦之间筑防火墙,以拱门相通。
振成楼的祖堂是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长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里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题字。
1986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振成楼曾与雍和宫、长城并列展出。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
方形的庆成楼外塑有祖孙俩的铜像,下有“传承”二字。庆成楼的横匾下,左右两联为:庆子孙贤白礼仪 成先人志在孝忠。
庆成楼内的厅堂横匾写有“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宋史·乐志九》:“权舆光大,燕翼贻谋。”
在庆成楼主人的茶房喝茶休息,却不想成了她们家清热茶和大红袍的扫货者!大家争相购买,又加上队友“茶”与老板娘的搭讪调侃与识货砍价,真地是把货架上的包装茶全买空了,几位队友甚至把先前买的散装大红袍全换了包装大红袍,因为老板娘说是没打过药的呢。
奇怪有一位矮矮敦厚的男生怎么老跟在我们团队里,开始还以为是蹭导游讲解的;后来与其攀谈才得知,他是隔壁村子的海外华侨,举家迁往奥洲,每隔两三年回家乡看一下。
午后,吃好歇足,又往南靖方向而去。
南靖土楼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世界遗产有:怀远楼、和贵楼、田螺坑土楼群及河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是传统民居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均保存完好。
田螺坑土楼群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被颁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所在村庄被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点之一。
裕昌楼(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1350年,建造年代较意大利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南倾斜,近一个世纪倾斜似有加速之势,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斜度现今已达8度。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而在中国福建南靖县境内的裕昌楼,堪与比萨斜塔叫板,号称“东倒西歪楼”裕昌楼。
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晚宿龙岩。又是“班长”的老同学盛情招待。
(待续)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