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92天。近些日子业余时间以学习网课和写简书文章为主,纸质书搁置床头,翻动很少。今早醒来,忽然醒悟,重新制定计划,每天至少阅读6页纸质书。
喜欢熊培云,随手翻到他的《自由在高处》中“老教授与小王子”,重新再读,依然浮想联翩,感触极深。
罗兰夫人有许多名言,如“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再如“接触的人越多,发现自己就越喜欢狗。”最后这一句,听起来有点不雅,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与狗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
2007年7月成都的一位老教授,为家中死去的小狗办丧事,两天花了10万元,舆论一时哗然。熊培云在书中分析了老教授与狗的感情,在养小狗的三个月时间里,狗狗一直守候在孤独的老教授身边,像亲人一样陪伴着他,产生很深的感情。舆论中有人责怪他,为什么不把这些钱捐给山区的孩子,并且正气凛然。但熊培云说,这经不起推敲。一方面给狗花钱并不能推导出老人没有给应该花钱的孩子花钱;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都有人生的当务之急,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只要这些钱是老人的合法所得,怎么花应该是老人自己的事,旁人是无权干涉的。我们要尊重老人的选择,老人没有对社会造成任何伤害。
谁能理解老人晚年的落寞?老伴去世,孩子不在身边,生活能自理,不愿意找保姆,所以他将情感寄托在一只小狗身上,不幸的是现在小狗没了,他为小狗举办葬礼,是他对狗的一种感情表达,在情理之中;他的奢侈,不过是他的心愿。
熊培云在书中讲到《小王子》中的一个故事。小王子特别喜欢他天国里的一朵玫瑰花,他非常爱着这朵玫瑰花;然而,当他看到地球的花园里有许许多多和他爱着的玫瑰花一样时,他觉得她爱着的那朵玫瑰花原来和许许多多玫瑰花没有什么区别,他倒在草地上哭了。狐狸过来给他讲了关于“驯服”的道理,小王子恍然大悟。狐狸说人的感情是建立在幸福基础上的,而“驯服”就是建立纽带,有一份默契,一种责任,在驯服之前人和成千上万的同类并无区别,也不互相需要,但是驯服后就会彼此需要,而且对于各自来说,对方就是整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换句话说,你深爱一个人,不忍舍弃,不是因为他独一无二,而是因你爱他,才让他变得独一无二。小王子猛然醒悟,当他再次看到他的那朵玫瑰花时,他就认为它是他的唯一了,它和花园里看似一模一样的玫瑰花并不一样。
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心灵而不是通过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老教授和狗的这种关系了。
当我们对一些道理没有正确认识或认识比较浅薄的时候,我们总是自以为是,总爱评价别人自以为不太合适的地方。实际一个人的包容性、一个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尤其是学习不够,思考不多,认知层次较低时,妄加议论,自寻烦恼;当我们明白了事和物的一些道理时,我们对他人的宽容度、对社会上许多事情的包容就会增加很多。
我突然特别理解我的朋友的朋友,她对她的宠物狗的那种爱惜和感情,我们曾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嘲笑她对狗的溺爱,对狗的过分依赖,对狗的“奢侈”,觉得不可理喻,现在想来,她有她的感情寄托,不可理喻的不是我朋友的朋友,倒是我们对她的无端评论。
学习无止境,境界无顶峰,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有很多的“无知”领域和“不可理喻”。每天学习一点点,一年成长一截截。
截至目前,我是同意熊培云的观点的,也许以后通过学习,有了新的认知,还会有不同观点,这也很正常。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永远不变的只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