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两本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沈从文的《边城》,让自己有了一点想法。
一个是文采飞扬的哲学读物,一本是宛如牧歌的短片小说集。
一本是概念成堆的的纯属思维书,一本是闲情逸致的通过人物的描述来表现某个主题
一个是西方哲学家、数学家写的书,一个是中国近代的学者写的书。
以上种种造成自己读书的有点不适应,有点磕磕绊绊,不顺畅读起来。昨天听到一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说,可以通过语言的音形义来操控人。虽说读两本书,还谈不上被操控的地步,但自己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切换自己的读书习惯,确实有点难。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老话题,在地铁上是玩手机好?还是读书好?
早上,上班路上,在地铁看《边城》这本书,“感觉”自己是“装逼——”在地铁上看书!自己心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对比!人是社会性动物。当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时,自己就会无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言行,和旁边的人保持一致,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法则。人有时候需要和这种潜意识的生存法则做斗争!
在北京,上班的地铁里,人满为患的地铁,周围的人都是戴着耳机,低头玩手机:看小说、看视频、玩游戏等等,貌似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其实呢?被触屏手机带来的感官体验,深深的吸附在上面,成为自己时间的黑洞。而自己呢,在人群中那么“扎眼”的一本正经的捧一本书在看,显得自己很用功或者很特立独行,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别人眼中确实这样呢?还是自己武断的意淫呢?或许根本没人在意,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玩手机呢?不知道。
可仔细想想,上班来回的两个多小时,在地铁上读几页书,对自己有益无害啊。自己不会百无聊赖地去点开手机上的一个个小红点,看看里边都有什么,让自己淹没在琐碎的信息洪流当中,注意力不断的被打断和切换,情绪也是跟着不同的信息不断的变化,日久天长,自己变得越来越浮躁,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同时,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本书上,一页一页的翻纸过程中,让自己沉浸在书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心情会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变化,增加了对事情的掌控感和成就感。慢慢的一个人会更有毅力去专注一件事情上面。而专注,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问一句,如果有时间,你会坚持在公共场合看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