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俗语里的人物:韩海苏潮||韩愈、苏轼

成语韩海苏潮,本义指唐朝韩愈与宋朝苏轼的文章如海浪奔涌般气势恢宏。其中“韩如海”形容韩愈散文的浩瀚深邃,“苏如潮”体现苏轼行文的流转跌宕,两者共同构成唐宋古文运动的风格标杆。

成语韩海苏潮中的“韩”是指韩愈,“苏”是指苏轼。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进士,历仕德、顺、宪、穆四朝,官至吏部侍郎。倡导古文运动,力反六朝骈俪,主张“文以载道”,世推“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奇崛雄放,开中唐新风;其文雄深雅健,《师说》《原道》等传诵千古。元和十四年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风节凛然。卒谥文,世称“韩文公”,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影响中国文学千余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文、书、画俱绝,诗开宋调,词创豪放,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书为“宋四家”之一。宦海屡踬,先后贬黄州、惠州、儋州,然襟怀旷达,筑堤赈民,雅集山川,酿“东坡肉”,传“河东狮吼”。其文如万斛泉涌,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词或豪放,或清旷,皆抒胸臆;书丰腴跌宕,画擅竹石。存世《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影响千载,至今犹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