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米兰•昆德拉
01
又一次跟母亲大人通电话,她说:“我实在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都不结婚呢!一个个都把自己放到三十岁了也不着急,难道真的要单身一辈子吗?”
我说:“要是真的摊上这个命,那就只能单一辈子了。”
我妈像受了惊吓似的:“怎么能单身一辈子呢,哪有人不结婚啊,不结婚年纪大了怎么办,以后谁养你啊!”
我听了只是苦笑,她还是被圈在那一套旧观念里出不来,我说:“妈,时代变了,人们的想法和你们那时不一样了,你不能再用七八十年代的旧观念来衡量我们现在的行为,何况,我自己可以养自己,结婚不再是人活着的必经之路了啊。”
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婚姻,恋爱这东西反而可有可无,老一辈的人也不一定思考过为什么要结婚,只是祖祖辈辈都在走这条路,大家就也要顺着走下去,而且早些年除了思想的桎梏之外,女人没有经济能力,必须嫁人让自己有个依靠。
所以,很多人到现在还抱有这种想法,觉得女孩子不结婚简直就不能活了,甚至把婚姻当成一个跳板,不说鲤鱼跳龙门,至少希望对方的财力可以让自己少吃点柴米油盐的苦。
02
我有一个男同学,据说现在混得不错,读书的时候追过我一段时间,但知道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太多接触,后来我失恋了,他又联系到我,最开始以为不过是老同学叙旧,知道他又在动心思之后,就果断不再联系了。
几个共同的朋友不断给我煽耳旁风,“你就跟他在一起呗,人家现在房子也买了,又自己开公司,还喜欢你那么久。”在他们看来,好像我的拒绝是不可理喻的,有钱、人也不错、又喜欢你,你还要什么呢?可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爱情”这个因素,也或者他们相信,对这样的人我应该,也必须有爱情。
朋友给我画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你不是一直盼着可以不用上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你俩在一起之后,他负责挣钱,你就在家看看书、写写文章、学学做饭,多幸福啊。”听起来我也觉得好像很美好似的,可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和自己爱的人一起过这样的生活才叫“岁月静好”,和不爱的人,生活再安逸也会处处是烦恼吧。
或许因为我一直都表现的太弱势,所以大家都觉得我应该找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强大,可以照顾我让我依赖的人,可是人家男人结婚也不是为了扶贫或者照顾弱小啊。
我虽穷困却也绝不指望,依靠一个男人改变自己的生活,何况这对对方来说也不公平,人家对你真心,你却只图安逸的生活,算了吧,即便生活辛苦一点,也绝不拿自己的婚姻去交换。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不遗余力的想给自己钓一个金龟婿,却被浪荡公子玩弄,最后依然只能跟与自己同阶层的王柏川在一起。她以为嫁个有钱人,就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最终却发现想抚平生活的创伤,还是要靠爱情,要摆脱困顿的生活还得自己努力。
03
还有一个女朋友,她常常跟我抱怨自己老公不够努力,太不上进,除了工作就是玩游戏,可其实她也一样,下班之后的业余生活只有上网和追剧,但她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因为她是女人啊,女人有权利不努力,女人有一份稳定工作就够了,男人却不行,因为养家是男人的责任,男人就该想办法挣钱。
我对她说:“你干嘛把焦点都放到他身上啊,为什么不自己先去努力呢?”她说:“我上班已经够累的了,该想办法挣钱的是他!”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应该”理论,你觉得他该努力,他却觉得凭什么你不努力,然后两个人就谁也不肯改变,继续一起堕落着。
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误,以为自己只需要做一个背后的女人,鼓励对方努力就是个合格的女朋友了,以为冲在前线挡风挡雨挡刀枪的该是男人,而我,就算依赖到生活不能自理也不为过。
可是现在,我也终于明白,在恋爱中,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独立、完整,永不依附的个体,生活的责任必须两个人一起承担,谁也不能偷懒,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爱情和婚姻的小船才能屹立不倒。
就像杨澜曾说的: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在最无助和软弱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婚姻不是消除困苦、烦恼、寂寞的工具,不要以为结婚就意味着幸福。男人也不是为女人挡风挡雨挡刀枪的铜墙铁壁,如果一味的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满足,只会离满足越来越远!
婚姻于我而言,就像是一道门,它对我敞开了,我就进去观摩一番,若一直关着,我就好好欣赏门外的风景。
我选择单身,是因为自己不需要依附,若将来结婚,那必是因为爱情。
04
心理学上说,两个人相互吸引靠的是相似性,这种相似不只是性格,还包括思想观念、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等很多方面。
樊胜美最后不是也相信了吗,什么锅配什么盖!
所以,若想有清风袭来,首先还是要自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