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下楼去吃饭,电梯里看手机,刷到了一位老师的朋友圈,大意是他收到了一个应聘简历,对方是北大MBA,想应聘当老师的助理,但老师的评论是“我本科,他北大MBA,hold不住,给不起钱,这种人屈居人下,心里会很憋屈的”,看到这里,我突然激动了,这是什么逻辑?给自己学历低的人当助理就是屈居人下?就会心里憋屈?……什么鬼?
01
这位老师最近在招助理,前段时间也发过类似的朋友圈,内容一般是资历还不错的人的应聘截图,然后评论处加一两句拒绝的理由。
以前虽然也觉得这种行为不太好,毕竟简历也算一种隐私吧,没有必要发到几千人的朋友圈里,就算拒绝了,也没有必要让几千个人知道。然后转念想想,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老师毕竟需要宣传包装自己,比如:
放到朋友圈里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在招人,说不定有合适的人看到了会来应聘;
能显示一下有很牛逼的人来应聘,显得自己很厉害,而且拒绝了这些很牛逼的人,显得自己更加牛逼;
还能通过评论隐晦地告诉大家他的招人标准,以及提供的待遇不低(隐约记得之前有一个拒绝理由是,虽然应聘者资历很不错,但提的希望薪资太低,觉得他没自信。)
so,老师这次的目的是?
02
目的如何,一分析便知。
这条朋友圈,一共三句话,一起来看看:
第一句:“真的吓着我了,一哥们给我简历,说当助理……这资历,我给不起钱啊”
一般人说话,前几句会交代背景,省略号后面的十有八九是主要想表达的,第一句话省略号后面的是“这资历,我给不起钱啊”,嗯,结论1出来了——想说明应聘者资历很牛。
紧接着,第一条评论解释了省略号后面的后半句“给不起钱”,为什么给不起钱呢?“我本科,他北大MBA,hold不住,”所以给不起钱,言外之意,学历高,相应薪资就高一些,才不是因为自己给不出比行业平均水平稍高一点的工资。
给不了应聘者与其学历相应的薪资会怎呢?第一条评论的后半句:“这种人曲居人下心理会很憋屈的”,老师给出了他以为的答案,他可能觉得应聘者的资历如果得不到高工资匹配,就会心里憋屈。
当时,看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以随便揣测别人的想法,而且是想追随自己的人,而且是往坏里想?
第二反应是:片面揣测别人的想法时,怎么可以说的那么肯定?你不是讲写作的吗,从用语严谨出发,加个“可能”也好很多啊。
第三反应是:你不是讲写作的吗,“曲”居人下,心“理”憋屈,短短半句话里就有2个错字,写作的人不都是多少有点文字洁癖的吗?想到这里,余光扫到了第二条评论的“再”……好吧,我错了,是3个错字……
03
忽略错别字,我们再来仔细看看第一条评论:
“我本科,他北大MBA,hold不住,给不起钱,这种人屈居人下,心里会很憋屈的”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怎么都觉得有一股酸葡萄气息。
首先,我给不起钱,不是我没钱,是他太贵,你看,北大MBA呢!
其次,招这种人在手底下干活,薪资如果跟不上,他就会出心理问题,这种人不但贵,还容易出问题,没什么好的。
看到这里,不禁想到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他提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说:有时候别人问一些问题,并不是真的关心对方的回答,他们在提问之前早已在心里预设了自己的答案。
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小A重点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一家小公司工作,入职后,有同事问他:你重点大学毕业怎么会来这里工作?
问问题的人未必是真的关心小A,他的提问方式其实是在说:如果我是你,重点大学毕业,我是不会来这里的。
以上老师对应聘者的揣测也是同理。他的话很可能是在说,如果自己北大MBA,给一个本科学历的人当助理,如果薪资不能秒杀同行业大多数,就会觉得自己心里很憋屈。
看到这里,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微笑的表情(请自行脑补表情包)。
04
第二条评论:“我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我不能在财务上让对方丰腴,我不会随便招人。”
这句话能显示出老师的责任心和情怀,乍看之下没什么。但薪资要求低的看不上,要求高的,又给不起,说丰腴又能丰腴到哪里去呢?多少有点自相矛盾。
即便对一个要求不高的普通人来说,怎样才算丰腴呢?如果对方前来应聘更看重的不是财务呢?
其实,像这种“慕名而来”的应聘者,多半看重的是其他,因为知道不是所有老板都能像咪蒙一样给助理5万月薪。
收到一个还不错的简历,就要迫不及待地发条朋友圈,开头第一句用“真的吓着我了”,情绪激动到一条朋友圈里三个错字,还要用恶意去揣测一个不了解的人,这种格局,最多只能招到月薪5千的助理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了,我写这篇文章“用心何在”?
很简单,从自己的经历中思考,在别人的故事里成长。
反观自己:
1. 是否曾为了虚荣无视他人隐私?
2. 是否习惯了用恶意去揣测别人?
3. 是否习惯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4. 是否过度炫耀自己成了小丑而不自知?
5. 是否浮躁到一条朋友圈里3个错字?哈哈,玩笑
6.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如果你看到了最后,真的很棒哦!
7.听说长得好看的人看完都点了【喜欢】٩(๑^o^๑)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