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止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有意将经济业务不记录到正确的会计期间以人为调节利润。因此,截止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其主要手段就是审查截止审查结帐日前后前后若干天的业务,看是否有跨期现象。
截止测试是实质性测试中常用的一种具体审计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审计中。截止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有意将经济业务不记录到正确的会计期间以人为调节利润。因此,截止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审计程序。其主要手段就是审查截止审查结帐日前后前后若干天的业务,看是否有跨期现象。
费用截止测试是审计中一项非常常见的实质性程序。因为费用科目的审计难度相对较小,很多项目经理会将费用类科目的审计交给年轻的助理或实习生去做。在审计中,很多程序都会被当成仅仅是一种为了完成底稿而必须做的形式,费用截止测试也不例外。一个并不复杂的程序,在实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却多种多样。
常见的问题包括:
1.选取的样本不合适。如选取了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工资等凭证,这样的测试对实现审计目的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截止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测试费用是否已完整入账,而提取折旧、提取工资等业务的完整性,在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的测试中能够得出结论,无须再通过费用截止测试来实现审计目的。而且,抽查计提凭证也不能够发现其入账是否完整。折旧的测试主要需要通过累计折旧的测算来完成,而职工薪酬入账是否完整主要依赖于检查期后实际发放的数额是否大于已计提的金额。
2.审计结论与获取的审计证据前后矛盾。有的助理人员在执行截止测试时,将抽查的凭证复印了作为审计证据附在审计底稿后,从凭证中已经可以看出该费用的入账期间错误,而执业人员在审计结论中还是习惯地写“经测试无异常。”大家总是习惯于把截止测试当成是一个形式性的程序,而并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3.在抽查凭证时发现截止期间错误后不是扩大样本量而是视而不见。有的执业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费用入账期间不正确,没有按照准则的要求扩大样本量,而是转而选取其他凭证。这个问题同样也说明了执业人员没有重视截止测试程序,没有认真地去将这项测试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
4.截止测试仅测试期前凭证不测试期后凭证。在执业中,有的项目组在做截止测试时,仅仅测试在审计截止日前发生的费用,未测试在审计截止日后发生的费用。有的项目外勤时间已经是第二年的四月份,执业人员还在底稿中写在外勤日尚未发生业务,故不执行截止测试,显然不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我们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费用截止测试主要依赖实质性测试。费用的截止测试因为比较简单,通过实质性程序能够发现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其内控并实施控制测试意义不是很大,因此主要依赖于实质性程序。
2.费用的截止测试样本量的选择主要根据测试金额绝对值。费用的截止测试,在实务中一般是抽查审计截止日前后的记账凭证,选取凭证主要依据是截止日前后测试金额绝对值。
3.选取的样本主要为付现费用。选取的样本一般为付现的费用,如业务招待费、修理费、咨询费等在其他科目测试中无法得到验证的费用。主要测试的手段是查看发票的开具日期,该费用是否已记账于正确的期间。对于审计截止日时已经发生的费用但尚未收到发票而未能入账的费用,关注是否已经足够进行预提,以确保利润核算的准确性。
4.究竟应选取多少张凭证需要考虑实际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量的多少,发生金额的大小,在测试过程中是否发现截止测试错误。一般来说,经济业务量较多,发生的金额较大,则应适当扩大样本量的选择。如果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截止测试错误,则应适当扩大样本量,直到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查的结果可以支持审计结论。
5.发现截止性错误时应采取正确的对策。在发现截止性错误时,不能视而不见,应采取正确的对策来规避执业风险。一方面,应扩大样本量,直到抽查结果满意,另一方面,对截止测试中发现的超过了重要性水平的费用入账错误,应作审计调整。
6.截止测试选取前后各十天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如果在选取了截止日前后各十天的凭证测试均未发现截止错误时,基本上可以认为费用入账期间正确,可以得出截止测试正确的审计结论。这里所说的前后各十天,只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究竟应该选取多少,还是要根据企业的费用核算周期来确定。如果费用结算时间较长,则应适当扩大测试时间。如果在截止日后十天均无费用入账核算,可以将期后的测试期间适当放宽到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