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赋
秋阳漫过檐角时,桂树便醒了。细碎的金粒缀在碧叶间,不与菊争艳,不随枫燃情,只把芬芳揉进风里,悄悄漫过青瓦白墙。
晨露未晞时,香气是淡的。像砚台里晕开的墨,丝丝缕缕缠上窗纱,惹得人推开窗,却寻不见花的踪迹 —— 唯有指尖拂过叶片,才惊觉藏在叶底的细碎金黄,正怯生生凝着露珠。
待到日头渐高,香气便浓了。风携着甜意穿过街巷,沾在卖糖炒栗子的竹筐上,浸进人们晾晒的衣衫里,连孩童手中的桂花糕,都裹着三分树间的清欢。老人们坐在桂树下谈天说地,说这花最是懂人心,不张扬,却把秋的暖,都酿成了可嗅可尝的甜。
夜凉时,香气更显清透。月光洒在枝头,金粒似缀了银霜,风过时,花瓣簌簌落在大街小巷,与晚归人的脚步声叠在一起。偶有一两粒落进茶盏,茶汤便漾开浅浅的香,一口饮下,竟似把整个秋天的温柔,都咽进了心底。
这般寻常的花,却藏着最不寻常的意趣。不争春的热闹,不叹秋的萧瑟,只以点点金黄、缕缕甜香,把平凡的日子,酿成了值得回味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