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在《从懂孩子开始》一书上曾说:“无论你走到哪里,走多远,你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
——题记
是的,特别是小时候没形成健康的依恋,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的女生。在成长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自己也觉得有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恋爱方面,我所表现的不自信,任性等其实都源于内心安全感的缺乏。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视频:是爱情保卫战的其中的一期。其中大概是,一对情侣,相爱四年,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男主却跑了。原因是女主公主病特别严重,特别作。比如说一年有十二个情人节每个情人节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烂漫礼物,比如说还有恋爱纪念日接吻纪念日,比如说男主必须陪女主聊天即使很困很困,比如说男主必须第一时间接电话回短信,无论是工作还是怎样……更有甚者是对男主母亲极度不尊重,出口伤人。以至于到后来,男主发飙,换了手机号,不理女主。
在节目中,女主还振振有词地反驳,男主说对这份爱,除了厌倦和累,只剩下了一丁点的期许。以至于后来,女主哭着求男主给她一次机会。
剧情有所省略,但其实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个女主几乎是我的放大版。
当他接不到我电话我会发怒,当他节日不有所表示我会生气,当他买的东西不提前给我吃我会生气,当他和妹子聊天我会生气,当他不陪我聊天我会生气……大大小小的事,必须如我的意,不然我就大发雷霆,而当放在我自己身上,我就会理所当然地找理由。在今天前,我都觉得这很正常,我会说,因为我爱他呀,因为我在乎他呀。
其实不然。正如情感老师所说,我们这是被惯坏了。我们利用对方的爱而无限制地欺压。完全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私的在乎自己的感受,却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换个角度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是情侣关系,他没有义务替我做这做那。更加没有义务任我指使。几年了,在这段畸形的爱里,我享受了里面的优越待遇,一而再再而三地挥霍着他的爱。我却忘了,他同样和我一样重要,需要的是我的尊重,而不是欺压。
女生其实天生是应该学会示弱的,可我却总是恨不得每句话都伤人,全身包裹着刺,不停地伤害着身边的人。有时候明明是一句好话,到我嘴里却可以把他伤的体无完肤。
也许源自内心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我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爱他,总是不敢太过于表露真心,掩饰内心的那种怯懦。
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或许,我们的爱也会消失殆尽,存留在他脑海里的只有噩梦。
我们这类人,本身其实并没有错。因为这是生物的原本反应。由于小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驯服,长大后就养成了这种公主病。
加上从小,看惯了妈妈的强势,自己也带着她的那份“精神”投入了自己的爱情中去。渴望控制对方,甚至于大大小小的事都必须听我的。
很多时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学习学前心理学时,老师就曾说过,一切的问题都来源于童年。是的,成人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和童年有关,有许多成人甚至成家了,在思想上却仍旧是个孩子。
有这种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但知道了这种问题的存在后,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解决。
我想还是需要好好改改自己这样的性格,无论对方是谁,都一样。首先,爱屋及乌,其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爱情很美好,但畸形的爱最终只会伤害两个人。所以,爱的真谛有待解读,另外,爱一个人就好好的爱,莫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他人身上。
且行且珍惜。这段青涩的初恋中,愿我们能走过无数个春秋,愿我越来越优秀,不枉这些年他对我的宽容和理解。
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好好的反思下自己,爱,就要说出来。不要作,no. zuo. no.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