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初识:
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释:编连竹简的熟牛皮绳断了许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二、成语故事:
年代:春秋
主人公:孔子
情节:春秋时期的文字,大多以竹简为载体而记录成书。而竹简与竹简之间,往往用一些牢固的绳子来编连。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这三种绳子,一个比一个牢固。因此,像《周易》那样厚重的书,怎么会不用韦编呢?
作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是横扫过万书——《周易》也不例外。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孔子都反复阅读这本书,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也不知做了多少注解。就这样翻来翻去,孔子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读。
即使这样,孔子还不满足:“若让我再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更了解《周易》了。”
三、以古论今:
孔子活到老,学到老,对于知识的渴求永不枯竭,才能做到读书“破”万卷。
万事皆无捷径,唯有坚持与勤奋。从“量变”达到“质变”,才算一种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