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低矮的山涧,就在卖杂物的小木屋旁边。圆圆的鹅卵石,丛生的水草,清澈的溪流,携着打转的浮叶,缓缓而去。
溪流是到水库嬉戏的第一站。光着脚,踩着鹅卵石。溪水刚好到脚踝处,平平静静的滑过肌肤。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蟹和细长的灰黑小鱼在水里灵动一现,迅速躲起。为了找寻它们,石头被我们搭成一道道壁垒,与小鱼玩的乐此不疲。
有次在水草附近,意外的找到一瓶娃哈哈AD钙奶,打开,里面竟塞满了白糖,还发现了一盒火柴。
在我们未到之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将这古怪的组合藏在这里呢?是成年的大人们,是流氓痞气的青少年,还是跟我们一样满脑鬼点子的小屁孩呢,准备用来做什么的呢,多么不可思议的东西啊。
我们猜测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件事,白糖烤热,融化后,就是另一种搅糖稀啊。在街边常常出现,却因囊中空空,不能总是吃到的甜食。摊主拿着勺子从下面的盒子里舀一点橘黄粘稠的带有热气的糖浆,在白色的方板上,手臂一挥,迅速描绘出活灵活现的动物,再拿出小棍一按,一铲,拿起来就是好看的舍不得咬的甜食。
我们立即行动,用鹅卵石搭起一个简易灶台,架上裁成一半的易拉罐,把白糖倒进去,找来干燥的枯叶树枝以及丢弃纸张,放灶台下用火柴点燃。易拉罐里的白糖在我们眼前慢慢的变了色,融化开来。真的跟路边卖的搅糖稀一样。我们用火柴棍的另一头蘸着吃,甜甜的,真是美味,可惜很遗憾,瓶里的糖太少,一下就吃完了。
这是件对瓶子主人很不友好的事,未经允许动用私物。这也是与溪流相伴的岁月中,每每回想都觉得有趣又神奇的一日。
夏日多雨。暴雨后的第二天去溪流,水位总是会猛的上涨。溪流蜕变,呈现另一番面貌,像狂啸的河流,哗啦啦向前方奔腾。水面上显现平时难得一见的漩涡,飞快的旋转着,仿佛要卷走一切。
踏进溪流,没到膝盖,感觉也不同以往,汹涌的水流冲击着腿部,再加上脚底踩的是光滑的石头,几乎无法站稳。明明心生胆怯,年少的我们,仍做出了无畏的决定,要穿过溪流。
提着鞋子,找来粗壮的树枝支撑,又约好,一定要手拉手,然后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在溪流中走着。
又害怕,又兴奋。偶尔也会不慎滑到,立刻一身冷汗。听说进了漩涡的话再也无法爬出来。幸好伙伴的手都没有放开,紧紧拉着,通常只被水冲走了鞋子或着手表。
穿过溪流后,出现一个为难的局面,没有路了,只有高高的石墙。山涧里下去和上来是同段石阶。所以往日,在溪流里嬉戏会儿,就会沿着原石阶上来。
因此,横穿暴雨后的溪流,是多此一举,仅仅因为看着那咆哮奔涌的水流,想着好玩刺激而已,却断了后路。有时候不得不继续手拉手的折返回去,有时候就去爬石块垒起的墙。墙壁高了点,总是可以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