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日月:连载43】
(接上文,红楼解谜:观音未有世家传)
4.6 十月梅花岭上香
李纨占花名是梅花,所以梅花多指李纨。
高启的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山中高士、林下美人都是指梅花,故梅为满、明两方共有。
40回“三宣牙牌令”时,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五是梅花五瓣,六是西湖六桥,贾母赞的是“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煌言三位民族英雄,像梅花一样“香彻骨”!
薛姨妈拿了两张梅牌,所以说了两句梅花:“梅花朵朵风前舞”、“十月梅花岭上香”。
梅花朵朵风前舞:风是清风,“梅花风前舞”是对贾母“梅花香彻骨”的回敬,说黄道周、张煌言、夏完淳这些人,如风前舞的花瓣,不自量力,在风前一舞而逝,于事无补。
而“十月梅花岭上香”显然有赞许、自豪之意,在说什么事?
薛家到贾府后,第一个事件是什么?赏梅花!“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如果是冬梅、腊梅,需要巴巴地来请贾母和二位夫人赏花吗?荣府中应该到处都是。所以特意写的赏梅,肯定是十月的早梅。
反面暗指十月初一,顺治在北京即皇帝位。这桩发生在1644年十月的大事件,对薛家满清来说,是空前盛事。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梦寐以求的终生目标,都未能实现,却在孝庄辅佐顺治时达成所愿。所以薛姨妈说“十月梅花岭上香”,对梅花李纨的赞美之意,溢于言表。顺治当时还是小屁孩子,万事不懂,只能“随母依叔”,这点在元春省亲时提到:
“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
元春赐的琼酥金脍,反面用关键字看,对应给宝玉的是“琼”,对应给贾兰的是“金”,符合二人玉、金的身份。贾兰,是“金兰”,在“金兰契、金兰语”那回,作者已点明了“金兰”。
写贾兰极幼,随母依叔,母是孝庄,叔是多尔衮,符合小顺治。
宁府赏梅后,紧接着写刘姥姥来贾府,“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秋尽冬初,是十月初,也佐证了赏梅的时间。
赏十月早梅、秋尽冬初刘姥姥来贾府,都说明:薛家是九月到京。
满清从盛京迁都北京,正是九月到北京,时间细节都与历史相符。
4.7 猴子身轻站树梢
宝钗生日,明显不是正月二十一日,却放在正月。
元春归省后:“且说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
按十六、十七两天算,则正月十八,宁府唱戏,宝玉去了袭人家,“良宵花解语”,所以说“耗子偷香玉”笑话,至少在十九日。次日,“王熙凤正言弹妬意”,然后湘云来了。次早天明时,宝玉便跑到黛玉房中,湘云说到“四颗珠子”,这晚宝玉不理袭人。到第二天和好,巧姐出痘疹,所以这天至少在正月二十二。
凤姐款留两个医生,十二日不放回家去。贾琏搬出外书房,十二日后送了娘娘,贾琏仍复搬进卧室。重复“十二日”,就是提醒读者:十二日后,显然到下月了。
凤姐跟贾琏商量“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说这话时,是二月或闰正月,所以这个生日不会在正月。
宝钗过完生日后,又隆重地写猜灯谜!灯谜自古是元宵节这几天的传统活动,不可能到二月或闰正月二十一日后。那为什么要把宝钗生日,故意插入到正月十五的元春省亲和元宵灯谜之间呢?
因为二月二十一是努尔哈赤的生日!必须要藏,却故意露出破绽,让读者看出明显有问题,还是错误提醒法。
注意书中从未写过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这样的话,第一次是凤姐说“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第二次说“至二十一日”。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贾母为什么不让薛姨妈点戏?
点戏时,先让宝钗点,没错。次让凤姐点戏,就明显不对了!无论按尊卑还是长幼,前有王夫人、李纨,都轮不到凤姐。然后命黛玉点戏,“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这是明显在提醒读者:凤姐点戏怎么在薛姨妈、王夫人前?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
老太太待人,玩笑归玩笑,不会失礼。即便对刘姥姥这样身份卑微之人,凤姐捉弄刘姥姥用十个大套杯吃酒,要挨次吃一遍,贾母忙笑道:“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这头一杯罢。”并亲自带着刘姥姥散闷,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所以贾母待客,非常周到,在书中多有描写。
那为什么老太太对薛姨妈如此不客气?因为努尔哈赤这个金猴,大闹天宫!
生日前,贾母说湘云:“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这啰嗦话,是作者说给读者的话:注意看戏,戏里大有文章。
宝钗点了一折《西游记》,没写是哪一折,却在前后一直强调“热闹”,强调“闹”字,重复用了七个“热闹”、八个“闹”字,可以说作者已经尽力了。《西游记》里哪一折最热闹?无疑是《大闹天宫》。元春省亲后,宁府唱戏,便有“孙行者大闹天宫”,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干脆跑去抓奸茗烟和万儿去了,还大喊“我不告诉人”。“孙行者大闹天宫”明显错了,大闹天宫时金猴是齐天大圣,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西游记》中原话是“恶贯满盈”、“罪恶滔天”。金猴从五行山下放出,唐僧给取名“行者”,自此才称“孙行者”。
所以宝钗第二次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突出“闹”。前面凤姐跟贾母开玩笑说“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重复“五台山”。五台山是太行山的最高峰,太行山又名:五行山,金猴就被压在五行山下。闹、五行山都是强调金猴“大闹天宫”。
作者借宝玉、宝钗之口说:你白听了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这都是作者说给读者的话,要读者知道这出戏的好,只看热闹,是不知戏。作者让读者过来,悄悄告诉读者这出戏之意。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