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诗人,他才华横溢,正直勇敢,经常直言不讳的向国君进言,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屈原所在的楚国当时奸臣当道,这些奸臣们对屈原恨得咬牙切齿,天天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听信谗言的楚王一怒之下革去了屈原的大夫官职,把他赶出了楚国。

屈原想到昏庸无能的国君和深受战乱之苦的楚国百姓,心如刀割。他整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十分憔悴。一日,落魄不堪的屈原在汨罗江边走,想到国破家亡,不禁悲从中来,唱起了伤心的诗歌。江上的渔夫认出了他,便问道:“这不是屈原大夫吗?您怎么落魄成这个样子?”

屈原说:“朝野上下都是肮脏之人,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世人都沉醉酒中,浑浑度日,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因此我被流放至此。”

渔夫听了,不以为然的劝他说:“聪明人应该学会顺应世俗。如果别人都是肮脏的,您又何必自命清高?如果大家都喝醉了,您又何必独自清醒?为了保持高尚的品质而遭人排挤,实在是不值得。”

屈原听了,愤而说道:“刚洗过头的人总要把帽子上的灰尘弹掉,刚洗过澡的人总会将衣上的尘土抖干净。谁愿意让自己洁白的身躯被污泥染脏呢?我宁愿跳进汨罗江被鱼吃掉,也不会随波逐流,与奸邪之人同流合污。”

刚烈耿直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纵身跳进汨罗江中。附近的渔夫们闻讯赶来,划着船儿在江上打捞了很久,也没找到屈原的尸体。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楚国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这位爱国诗人,他们把米饭丢进江中,希望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还有人把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把蛟龙水兽药晕以免屈原受到伤害。后来人们怕丢进河里的饭团被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粽子。

  从这以后,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以此纪念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
    清风如水阅读 319评论 0 0
  • 3月27日 星期一 晴天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上语文,老师教我们端午棕,就是端午节时候吃棕子,棕子又黏又甜,十分...
    A叶瑞妹阅读 208评论 4 2
  • 一个团队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在背后传团队成员的坏话。这样做的最终后果就是使团队成员互相猜忌,最后四分五裂。 我们每个团...
    古月hans阅读 441评论 0 0
  • 我年轻时写过诗,后来很长时间没有写。我对于诗只有一点很简单的 想法。一个是希望能吸收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新诗本是外...
    路小慢阅读 1,135评论 2 2
  • 和“理解”这个词相近的说法有很多,如知道,了解,明白,清楚,懂,领会,洞悉,洞察等等,可以想见这个概念的丰富性和复...
    eb97b64327f9阅读 5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