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位同事急冲冲从门外过来就跑过来,往打卡机按下指纹,嘴里还念叨着:“差点就迟到了。”办公室那个碎嘴的人事立马对道:“40啦,你不会不知道吧!”
我们公司是早上8点30上班,但在考勤方面我们领导还是有点人性化的,领导曾经规定:早上迟到10分钟内不扣钱。也就是只要在8点40之前到公司打卡是可以的。
虽然这般人性化是很好,但也因规定出来后,办公室到位率明显拖延了许多。如果大家没有遇到这么好的领导,在别的公司规定8点半那就是8点半,那么大家肯定也是能想法设法在30分到来之前到达。所以,现在这么好的领导,他的心意难道不是因为理解大家可能会因为路上塞车,或者等电梯时赶不上而做出的决定吗?现在却变成了很多人堂而皇之拖延的理由。
如果做事都是以踩着点,以刚刚好的标准来实现,那么人生的高度也只能是刚刚好了。
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英语课老是有人是铃声响了几分钟后才匆忙从门外进来,英语老师当时说过一句话:就算把上课时间再调晚一个钟,爱迟到的人依然还是迟到。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不在于外界而在于人的行为内化。这里边是不是有一种安于现状,安于被外界安排的心态呢,自己没想过要把事情的主控权攥在手里,最后自己只能在生活里过得行尸走肉。
现在朋友圈我们能偶尔刷到朋友晒健身房的照片,但请注意,这可能是人家办了年卡后十个手指数得出来的几次健身打卡;每每在哪个场景下决定了要学什么乐器,放在房间里的乐器从来就没碰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说要考的证,课程都买了,却是连书都没翻过,更不说能准时守在课程直播前听课了,最后人生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