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读书笔记吧
极客时间--设计模式之美
抽象类
抽象类实际上就是类,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类,这种类不能被实例化为对象,只能被子类继承。和类一样,抽象类也表示一种 is-a 的关系。
- 抽象类不允许被实例化,需要使用它的子类,并实现它的抽象方法
以一个上报系统为例,他分为TCP和HTTP两种上报方式:
抽象类中实现了可复用的主要逻辑(比如新增、格式化、存储、切割),子类中实现需要定制其关键步骤的抽象方法具体如何实现(比如TCP/HTTP发送)。
同样我们可以把上报的模块抽离出来,作为参数传递给manager进行不同的上报动作。这种方式又叫多态。
可以看出,抽象类(继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代码的复用。
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骨架,并将某些步骤推迟到子类中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可以让子类在不改变算法整体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上面的上报模块,其实就是利用继承关系实现的模板模式代码。
模板模式与Callback
二者的目的很相似:复用和扩展
对于复用,二者都在主类(基类)中进行:
对于扩展,模板模式在子类实现,而Callback用闭包包装代码块实现
二者的区别在于Callback由于使用组合的方式,比继承更加灵活:
比如对于某些语法检查,模板模式要求子类必须实现所有的抽象方法。
而Callback则没有这个限制,只需要实现必须的Callback函数即可运行。
接口(协议)
接口表示一种 has-a 关系,表示具有某些功能。对于接口,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叫法,那就是协议(contract)。
- 接口只能声明方法,方法不能包含代码实现
- 类实现接口的时候,必须实现接口中声明的所有方法
以公司为例:
每个参加工作的个体都有不同,可能继承自不同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抽象出上班、打卡、996等等一系列协议。一旦一个类想要来工作,只要实现这一套协议,随时来公司修福报。
其实也可以用多态实现这一系列流程,但是相对于多态,协议更加解耦和灵活。
因为它对类没有父类的要求,只要实现了协议任何类都可以接入系统。一个类实现了多套协议,完全可以接入多个系统(比如我既要996,剩下一天还得带娃)。
可以看出接口主要在于解耦、扩展和灵活性。
抽象类与与接口的区别
- 从设计上来讲
- 如果我们要表示一种 is-a 的关系,并且是为了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我们就用抽象类。
- 如果我们要表示一种 has-a 关系,并且是为了解决抽象而非代码复用的问题,那我们就可以使用接口。
- 从实现流程上来讲
抽象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先有子类的代码重复,然后再抽象成上层的父类(也就是抽象类)。
首先你需要先实现一遍,才能知道哪里的逻辑重复。接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我们在编程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设计接口,再去考虑具体的实现。
首先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才能告诉业务方他需要提供什么。
为什么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
封装不稳定的实现,暴露稳定的接口。
上游系统面向接口而非实现编程,不依赖不稳定的实现细节,这样当实现发生变化的时候,上游系统的代码基本上不需要做改动,以此来降低耦合性,提高扩展性。
基于接口编程又叫“基于抽象编程”:
越抽象、越顶层、越脱离具体某一实现的设计,越能提高代码的灵活性,越能应对未来的需求变化。
好的代码设计,不仅能应对当下的需求,而且在将来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仍然能够在不破坏原有代码设计的情况下灵活应对。
具体到实际中,可以参考上面上报系统
的例子。
TCP/HTTP两模块原本是通过抽象类实现的,现在把upload
动作从抽象方法改为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UpLoadInterface{
void upload(Array arr);
}
public class TCPUploadStore implements UpLoadInterface {
//...省略属性、构造函数等...
public void upload(Array arr) {
//TCP上报...
}
}
public class HTTPUploadStore implements UpLoadInterface {
//...省略属性、构造函数等...
public void upload(Array arr) {
//http上报...
}
}
// ReportManager的使用举例
public class ReportManager {
//...省略其他无关代码...
/***
新增、格式化、存储、切割一系列通用方法...
***/
public void uploadData() { //上传数据
Array dataArray = ...;//整理数据
UpLoadInterface uploadStore = new TCPUploadStore(...);
uploadStore.upload(dataArray); //进行上报
}
}
结合之前关于抽象类的描述,我们的UpLoadInterface
接口存在的意义是解耦upload
功能逻辑。
使其可以灵活的扩展成HTTP,或者其他更多的upload方式
。
这里的灵活,指的正是通过定义接口的方式,让新的功能明确的知晓自己需要实现那些功能,以接入系统。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一旦继承层次过深、过复杂,也会影响到代码的可维护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继承。
-
为什么不推荐使用继承?
随着需求以及代码的迭代,原本只需要一两层就能解决的继承关系,可能会演变成宫斗剧一样的继承脉络。
1. 鸟
2. 会飞的鸟;不会飞的鸟
3. 会飞的会下蛋的;会飞的不会下蛋的;不会飞的会下蛋的;不会飞的不会下蛋的;
这样会导致代码的可读性变差,也破坏了类的封装特性(子类必须知道父类的具体实现,才能正确工作)。
-
组合相比继承有哪些优势?
继承主要有三个作用:表示 is-a 关系,支持多态特性,代码复用。而这三个作用都可以通过组合、接口、委托三个技术手段来达成。
除此之外,利用组合还能解决层次过深、过复杂的继承关系影响代码可维护性的问题。
对于代码复用,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public interface Flyable {
void fly();
}
public class FlyAbility implements Fly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 }
}
//省略Tweetable/TweetAbility/EggLayable/EggLayAbility
public class Ostrich implements Tweetable, EggLayable {//鸵鸟
private TweetAbility tweetAbility = new TweetAbility(); //组合
private EggLayAbility eggLayAbility = new EggLayAbility(); //组合
//... 省略其他属性和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tweet() {
tweetAbility.tweet(); // 委托
}
@Override
public void layEgg() {
eggLayAbility.layEgg(); // 委托
}
}
-
如何判断该用组合还是继承?
如果类之间的继承结构稳定,层次比较浅,关系不复杂,我们就可以大胆地使用继承。
反之,我们就尽量使用组合来替代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