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30——印顺法师

佛陀

<接上篇>


丁二

戊一∶ 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善行不善行,佛子应谛察。

  佛说的世间正见,经中说有一定的文句,现在略分为四类。一、正见有善有恶。确信我们的起心作事,有善的与不善的,也就是道德的与不道德的。佛法的正见,从确见世间(出世间)有道德的定律著手。如坚决的否定道德,那便是邪见了,如印度的六师外道,怀疑哲学,唯物论的共产主义等。

  什麽是善不善呢?从自己的内心说∶「心净」是善的;如「或不净」,那就是不善的。我们的内心,经常有一些烦动恼乱(烦恼)的不净因素,如不起杂染的烦恼,而心起清净的因素,就是善。这如与贪,嗔,痴,相反的无贪,无嗔,无痴,崇尚贤善而轻拒暴恶的惭,愧,使心安定清净的信心,实现止恶行善的精进。这些,都是净的,善的;反之,如贪,嗔,痴,无惭,无愧,不信,放逸等,就是不净的不善了。

从见於事行的对他影响来说,那麽如有「利」於「他」的,是善;如「或」有「损」於「他」的,是不善。人与人(人与众生),都有著关系,应该是互助共济的合作,遵行自他共处的和乐法则。如所作为而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己(损他利己),也是不善而不可为的。如有利於他,那即使有损於己(损己利他),也是善的而应该做的。从内心与对外影响,决定「善行」与「不善行」的差别。行,是动作,内心的动作名意行,身体的动作名身行,语言的动作名语行,这都是有善与不善的,所以说善行不善行。这一切,佛弟子,或继承佛陀家业的「佛子」,「应」该审「谛」的观「察」。不但要确实信有善与不善,而且要分别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修成坚定不移的正见,作为我们起心作事的准绳。


思考题:

1、正见有善有恶,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判定善与恶呢?

2、善的见是正见,那恶的见是什么?

作业:背诵—— 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善行不善行,佛子应谛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群里打着字,就稀里哗啦的哭了下来。 人生中第25个春节,第二次过得无地自容的春节。 你走错了一步,才发现那一步错...
    水清亦有鱼阅读 4,284评论 9 13
  • 这次的画算是做到了摆拍吧,虽然好像不太成功,哈哈。下面的花是我这星期买的,最开心的是有两朵白玫瑰,可惜没入镜。 这...
    陈二毛mao阅读 4,485评论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