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个开始思考的季节。
今天又在平台上接收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话题:
我都xx岁了,现在的工作毫无前途,想辞职却不知道该做什么?
我孩子大了,自己再也不想无所事事,可是我这个中年人还会有人要吗?
都四十岁了,才开始学写作还来得及吗?
......
是的,年纪渐长,说的越来越少,思考得越来越多,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体现吧。
诸如“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这样的话题已经被讨论烂了,自己也写了不少,今天不说大道理,谈一谈所谓的选择。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面临重新选择,该如何选择。
人到中年万事忧,四目望去,全都是需要依靠的人,却没有可让你依靠的人,这就是现实。而中年时期的困惑迷惘几乎有99%皆来源于经济问题,俗话说就是钱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有各种难以取舍而不得不面临的抉择。
那么,中年时期一定要改变和选择吗?又该如何选择呢?
1
现状不足以支撑现有的生活,这个时期的你一定要果断改变和重新选择。
很简单,入不敷出却还死守原来的工作或者不工作,这显然毫不犹豫地要行动起来,而不是还在犹豫自己年纪多大,适合做什么,别人会不会嘲笑的问题。
身边朋友的一个侄女,二胎宝妈,一直在家带娃,靠老公养家。这几年老公事业发展不好,家里状况捉襟见肘,孩子大了,女孩就决定出来工作。因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社会工作的实践,只能跟着别人做保险。刚开始话都不敢说,现在已经成为了部门的业务标兵。正如她说的,没钱的时候才知道脸面真的不重要,再苦再累的活都想尝试。
的确,在一切的生活保障下谈自尊谈理想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是可笑的可悲。
2
维持稳定的现状也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明智选择。
我们常常人到中年时会困惑和郁闷,多半来源于身边人的对比。谁谁高升了,谁谁移民澳洲了,谁谁已经年薪千万了......再看看现实的自己,碌碌无为,日子清贫寡淡。刚毕业的几年,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甚至自己的稳定单位工作还略胜人一筹,到如今迈入中年,还仅仅守着一个三线城市的基本薪资。那种怅惘真是令人难以不浮躁。
可是有时候能够稳住现状,清晰定位自己,踏实工作也未尝不是应对生活压力的最佳方式。
211大学毕业的林子,一直就业于某国有大企业,学计算机工程的他也算是职业对口;在单位里稳扎稳打,生活算不上富裕,却也稳当舒适。周边的朋友同学都利用专业开科技公司的,跳槽外资企业的,转做游戏的,赚钱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林子看得蠢蠢欲动,却迈不出第一步。因为林子性格木讷内向,专业强却一直没有深造学习,没有创新力,这样的条件下走出体制,也并非可以闯出一番天地。与其冒着中年创业的风险,安稳守住现有的工作,也是一种对家庭对自己的负责吧。
3
及时止损的勇气不亚于重新开始的决心。
有时候干了十几年的一份工作或事业,到了中年才发现越干越没出路,前途渺茫,自己越来越没动力或者行业竞争的压力已经举步维艰。此时,及时止损,放弃和调整职业方向不失为最经济划算的做法。
每个人都有惰性,也习惯于舒适区,对做了很多年的事情时常抱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心态,这样基本上是在耗时耗力。之前积累的财富也会随着现实的困境消耗殆尽,真是得不偿失。有时候保住一份要死不活的事业除了情怀,更多的是无奈。因为重新开始需要无比强大的勇气,那种全新感是令人恐惧的,尤其在输不起的中年时期。可是,不及时调整,未来的日子更无力改变了。
比如职业球员,健身教练等等特殊行业,还有被时代淘汰的某些传统实业,在身体状况受限的条件下只能及时调整,重新出发,才能度过这个职业的瓶颈期。
4
在储备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下,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方向,并开启新的事业征途。
每个人都未必会一份工作干到老,不断挑战自己,改变职业方向无可厚非。可是,这是在储备足够的资源和资本实力下做出的选择才是睿智的,而非让你拼命盲目地跳槽或放弃。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法院干了18年,感觉上升空间有限,自己积攒了多年的人脉和资源,有一直有做律师的理想,于是在40岁那年大胆辞职,和朋友开了一间律所,现在做得风声水起,收入倍增。
中年人,已经失去了可以轻狂挥霍青春时光的资本,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和责任,那么让理想和现实完美结合才是最正确的改变和选择。
最后,我不想鼓励每个中年人去轻易改变,也不小看那些还在起步的中年人。
只希望每个中年人:千帆过尽,有所敬畏,无所畏惧,向上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