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一篇文章的精华部分:
书籍是我们与世界沟通最近的桥梁。
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读书是一种精神富足。
你站在二楼往楼下看,到处都是垃圾,你站在八楼往楼下看,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环境是同一个环境,但由于大家站的高度不同,所看所想则大相径庭,读书就如同登高望远一样,我们在书中获取的知识越多,看到的世界便越广阔,从书中感受的喜怒哀乐越深刻,在生活中体验的各种情感便越珍贵,我们的灵魂才会真的富足起来,足以用内在的力量去对抗现实的兵荒马乱。
读书就是把我们从井底捞到大海,从沙地推向蓝天。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贫穷,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在文字中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让思维从狭小到辽阔,让双眼洞见层次丰富的生命,也让自己去做一个精神充盈的富人。
读书是一种自我超越。
从前,有一位老农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间的农场里。每天早上,老人都会早早起床,坐在厨房桌子上读圣书。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努力尝试像您一样读圣书,可我看不大懂,而那些能看懂的部分,一合上书我又给忘了,那我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老人正在给炉子添煤,这会儿平静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答道:“带着这个煤篮子到河边去,给我打一篮水回来吧。”男孩便照做,可还没等他回到家,篮子里的水就都漏光了。老农夫笑道:“你下次得跑快点。”说完便又让他提着篮子回去。这一次,男孩跑得更快了,但半路上篮子里的水又漏光了。他喘着气告诉老农夫用篮子提水是不可能的,他要去换成桶。老人说:“我不要一桶水,我要的是一篮水。你只是没有尽全力罢了。”说完便出门想看着男孩再试一次。这回,男孩心里已经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向祖父证明即便自己竭尽全力地跑,水还是会在他没到家前就流光,便再一次把篮子浸到河里装水,提起后飞奔往回跑。不出所料,当他来到祖父面前时,篮子又一次空了。他气喘吁吁地说:“看吧,爷爷,根本没用!”“所以你觉得没用?”老人说,“你再看看篮子。”男孩看了看篮子,这时,他突然意识到篮子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本来又脏又旧的煤篮如今竟由内而外都变得干净如新。读书也是如此。或许你无法理解或记住所有东西,然而,当你在读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由内而外地改变了你。
长期的阅读会使我们完成自我进化和超越,让内心焕发生机。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内心。我们会从书中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真切的爱上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用丰盈的灵魂和成熟的心智去过好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