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下)

【门艳#20250405日共898天】

在这个普遍化焦虑的时代,焦虑的根源

①爱的脆弱感、失控感;

②进化本能与社会压力的冲突,与传统的比较也有关;智慧的父母就要真正理解孩子的需要,抛出三维世界带给我们焦虑的根源。

③代际创伤的映射;暗含家长曾经未完成的遗憾,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和未完成的人生目标转换在孩子身上,执念就是未被满足表现在对孩子的干预方面。

填满孩子的时间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紧张的压迫感孩子根本无法放松;

父母没有一个正面笃定的能量频率,很容易被外界社会大环境拉到低频能量等级下;

父母只有修好了自己的能量,才能跟孩子更好的相处。

焦虑的本质——是对生命责任的一种敬畏,焦虑的另一面就是生命觉醒;

不是给孩子一个温室,而是给孩子一个探索生命的基地,受伤的时候可以退回来,痊愈后再次出发;

父母陪孩子最关键的几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托起,做60分的父母;

很多家长忽略了自己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品行教育,即生而为人的通识教育。

审视自己在日常中是否也在对自己要求完美,生命成长是一个自然规律,大自然如此,人亦同;

孩子的行为家长要在平时关注,不能最后质问、责怪孩子,无法收拾残局;孩子的频率是和家长息息相关的;

焦虑不怕,更加父母是否有能力转化到正面能量频率;亲子认知的错位,家长关注孩子的过度、偏差;

生命教育的缺失占比很大,在关注孩子内在成长心理情感的需要,生命成长起关键作用。

让孩子看到生命的意义,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真实和现实,并帮助孩子接纳自己,通过“破、完美、管他呢”这样的简单口诀破除情绪障碍,能量上升到200以上,才能帮助孩子情绪从负向转到正向上,给到孩子内在的安全是关键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首先要成为自己,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质,要会观察孩子,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善于找到孩子的擅长点,给予孩子足够的看见和托举,不断的正面鼓励!在未来的某一刻一定会开花结果;

生命教育和自然的融合,帮助孩子提高易感性和抗挫力,带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增加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

3-7岁是培养孩子抗挫力的关键期,而不是智力;

社会是检验一个人生存能力、品格教育的锻炼场,树立孩子自己价值观、解决问题的最好场所。

首用真实体验来代替说教,父母带孩子去大自然探索,观察小动物,养老院……让孩子到链接的富有、丰盛,培养孩子的付出、创造精神和意识;

帮助孩子构建自我稳定的价值感:包括真实的反馈,避免空洞的夸奖转化为具体的肯定,表扬具体行为,给到孩子正向的鼓励;

其实孩子犯错并非人格缺陷,要放下对孩子完美的期待;

平行规则,用共同约定代替单项指令;抗挫力的培养;

教育就是一种传承,父母做好自己,当有感恩和智慧之心,才能传递给孩子和家族爱的能量。

金句

60分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实的生命;

100分的期待可能是压垮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叫自我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