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相信,每件事的出现都是刚刚好的。
好比在社交模块,读《共赢》这本书。
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有多难?
去年,业绩不好的我,在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围攻”下,缴械投降。陷入自我怀疑中,最后忍受不了只好辞职。
为什么?
因为我只关注自己。
我提问的能力差要补;我不知道和别人交流什么,要补;我爱拖延,不行,要改;我太内向了,不好,要改……
早就听猫叔说过稻盛和夫的“利他”思维,心里打鼓:利他呀!很简单啊!然而,当有老铁需要帮助的时候,心想:“有人会帮他的”。
为什么?
因为在我只关注自己。
我想成长为自己,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提高写作技能,我想链接更多老铁……
都是我要怎样怎样,而不是我能帮助他人做什么。
当然,从第一次听说“利他”或者“关注别人”到真正做到是需要经历一些事情的,要去感知,去体验才能说服自己改变。
经过六个模块的打卡,三期运营学院,我才开始慢慢有感知和体验到,“利他”是多么一件开心的事。
因为我们每天都会复盘,要有写的首先你得有行动,才有反思的素材,这个完整的过程才算复盘。并且这个过程是可以让自己深度参与,以及强化自己的情感。
《共赢》中有句话说,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就像白岩松说的“大公无私”换句话叫“大公为私”。
猫叔也说过同样的话。猫叔从来都是做过之后,才会分享他的心得,跟着有结果的人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自己也要行动。即使慢也一定会有收获,因为你的经历会强化你的感觉,你的感觉会影响你的行动。
读完《共赢》和听了猫叔的分享,有哪些收获呢?以及会有哪些行动呢?
1.看自己
用“照镜子”的方法看自己。
就像我那个很“凶”的同事,我对她的看法源于我自己即定的想法,下意识觉得:“她很严肃,声音很大,很凶,我应该怕她”。所以为了响应我“怕”她,我开始紧张,心里想的和手写出来的字不一样,看漏、填漏病人信息等。
我知道,过去的选择和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包括上面提到的既定想法。
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有这样的想法:必须改变的人是自己。
其次,要意识到能改变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
最后,要明白我们出现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让过去我们成为现在的我们的同盟者,帮助我们塑造全新的自己。
当我们看到自己之后,要学会世界是有除了我们之外的其他人组成的。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们自己,那就没有意义了。这时需要你去关注他人,当然不是让你挑刺,而是想想要怎么帮助别人,以及如何建立优质的关系等。帮助他们之前,要知道下面这六点。
2.六点助人思维
第一,要知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就像白岩松说的“大公无私”换句话叫“大公为私”。
第二,要明白在关系中,总得有一方要先跨出一步。那一方可不可以是我们呢?可以
第三,注意力集中在帮助别人,而不是能获得什么回报
第四,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第五,可以跟每个人建立关系,但是要和少数人搭伙同行
第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只能给他们特定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七点能帮助我们,从只关注自己到关注别人,从我能获得什么到我能帮助别人什么,进而建立优质关系。
3.共同成长
我们都知道关注别人,帮助别人。可是只有你一厢情愿效果好吗?不言而喻,人家不一定领情。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如果他愿意,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让他感知到,两人的情感聚集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很有可能他会愿意介绍他熟悉的人来你这里。
其次,当你让别人觉得你很牛时,更重要的是让他感觉到你能帮助他。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帮助别人。让我们互相靠近,还不是让他们远离我们。
最后,用“101%法则”去发现共同点,一起把他扩大,这个法则的意思是找到1%的共同点,给予100%的努力。
总结:从关注自己到关注别人,需要学习,需要时间,需要勇气,也需要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