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四重天:悟空破障记

第一重天:水帘洞里的齐天梦

花果山巅,猴王醉卧蟠桃园。金箍棒搅翻东海,生死簿勾销姓名。阎罗殿前叫嚣:“这轮回管得了众生,可管得老孙?”五指山轰然压下时,他才惊觉——当天地只剩“我”字,凌霄殿也不过是座大点的囚笼。 

此境如铜钱方孔:只见自家神通,不见众生悲欢。

第二重天:紧箍圈中的取经路

五行山下五百年,唐僧揭去封帖。三打白骨精被逐,他腾云欲归花果山,却见鹰愁涧里白马沉浮。金箍棒猛然劈开水浪:“师父有难!”火焰山前舍命借扇,女儿国内智斗蝎精——紧箍咒勒进皮肉时,“我们”二字才刻进心髓。 

此境如烽火狼烟:以血肉筑长城,为“师徒四人”而战。

第三重天:六耳镜照众生相

真假美猴王闹至灵山,如来掌心跃出六耳猕猴。金箍棒将落时忽见妖瞳中自己的倒影,悟空浑身剧震。过狮驼国见万妖食人,他不再挥棒便杀,却对惶恐小妖道:“且去寻座荒山,莫污灵台方寸。” 

当金睛看破皮囊,石妖可成罗汉,恶鬼亦是迷途菩提。 

此境如凿石见佛:在罗刹女眼中望见慈母泪,从黄眉怪心里听出童子嗔。

第四重天:雷音寺前拂尘人

灵山受封“斗战胜佛”,归途见村民跪拜泥塑猴王像。八戒笑他:“如今你可是金身正佛!”悟空却拔毫毛化清风,吹散香炉烟云:“当年压在五行山下的石猴,与这黄泥疙瘩有何不同?”忽见小猴攀折古寺桃枝,他摘朵野花换下残枝:“要折便折我吧,草木也有疼。”  看透金佛怕火炼,泥佛惧水淹,真佛只在拈花一笑间。 

此境如清风扫阶:棒还是那棒,妖还是那妖,棒落时已不带分别尘烟。

认知的阶梯,是金箍棒也捅不破的天。

悟空从称霸花果山到灵山拂尘,四重境界并非替换:他成佛后仍为救孩童大闹地府(第二境),辨妖邪时更善观其本心(第三境)——破障如浪叠前潮,每登一重天,便见云海新颜。

世人多困在水帘洞中称王,或缠在紧箍咒里苦行。却不知第三境火眼金睛开,能见白骨精三变皮囊下的贪怨痴;第四境空性智慧生,方知“九九八十一难”原是心念化现的劫云。

灵山钟声荡开时,斗战胜佛望着掌心当年如来所压的五指山印。忽然大笑:哪有什么妖与佛?不过认知层层破茧。金箍棒纵能捅破三十三重天,捅不破的,恰是自己心头那座——名为“我相”的五行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