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午间,饿了么对外宣布,公司完成6.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其中,华联股份出资9000万美元。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细数下来,这已经是饿了么F轮融资,饿了么6轮融资累计总金额接近11亿美元。在完成F轮融资后,其估值也从上一轮10亿美金的估值串升至30亿美金。
在宣布融资的同时,饿了么也公布了自己最新的业务数据。截至2015年7月,公司员工突破1万人,在线订餐服务覆盖260多个城市,用户量近4000万,加盟餐厅近30万家,日交易额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超过98%的交易额来自移动端。开放配送平台覆盖全国260多个城市,“蜂鸟系统”日峰值配送订单突破80万单。
加速扩张,饿了么融资“饥渴”
从2015年1月底,饿了么宣布3.5亿美元E轮融资至今,过去刚好7个多月,而当时饿了么公布的业绩是2014年交易总订单量为1.1亿日订单,虎嗅按此计算可得,其日订单约为30万单,而到今年7月份为200万单每天。也就是说,饿了么用了半年多点的时间就取得了接近570%的增长。如果数据完全没水分,那么最少说明饿了正在快速扩张。
事实正是如此,在宣布E轮融资的同时,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高调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大规模地开拓白领住宅市场,搭建以自有配送为核心,社会配送为辅的物流配送平台。最后实现,流量、物流、支付场景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要知道此前饿了么一直专注大学生市场。
正如张旭豪所说,饿了么在市场扩张的同时,还在搭建自己生态闭环。
6月初,饿了么“蜂鸟系统”上线,蜂鸟系统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实现了订单的信息化。用户通过蜂鸟系统可以定位每份餐品,用户可实时追踪订单配送。
8月初,饿了么上线B2B食材采购平台“有菜”。其采取的是类淘宝的平台模式,即不做自营的采购、分拣和配送,而是为这个市场里的卖方和买方提供交易平台,餐厅(即买方)可以每天在平台上选择附近的卖家,基于次日店内用料需求下单,体验类似淘宝购物。另外一端,“有菜” 则会去连接原本一级、二级、三级批发市场里的这些批发商们,让他们通过平台来触达餐厅用户,提供生鲜原材料批发服务。
再到8月中旬,饿了么“开放配送平台”,加大在线下物流网络的布局,峰鸟系统开始正式对接第三方团队和众包物流。
饿了么的盈利方式是将收取佣金与向餐厅收取服务费结合在一起,基本上所有的外卖O2O也是如此,但提取佣金的比例远低于运营成本,本已处于亏损状态,而饿了么在加快业务市场扩张的同时,在物流、食材2B业务的新建,更加大了烧钱面积,不快速融资话,资金链断裂风险极高。
另一方面来讲,饿了业务扩展对其提高估值,扩大融资规模增添了筹码。
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夹击之下,饿了么只能舍命狂奔
从外部因素来看,饿了么还面临两大劲敌——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在2014年底,美团对外公布完成7亿美元融资,而今年上半年一直传闻在积极筹备新一轮融资。百度外卖方面,在7月底李彦宏在百度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的分析会议上确认了百度外卖完成2.5亿美元融资,并且业务将拆分独立发展。此外,6月份,阿里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合资60亿元成立新“口碑”,随后将旗下O2O外卖平台淘点点的移动端摇身一变“口碑外卖”。
几大外卖O2O虽说从2014年就已进入火拼阶段,当时大家主要以烧钱补贴的方式抢用户,进入2015年,各外面平台都在扩大边界,在外卖业务之外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拿美团外卖来说,7月份其与叮当快药达成合作,进入医药O2O领域,同样百度外卖紧跟其后,且两者都外卖事业部进行分拆独立发展。医药业务之外,美团还在孵化智慧餐厅项目,百度或将直达号商业平台进行对接。
相比之下,虽然饿了么背靠腾讯、京东及大众点评,但他们并未对饿了么起实质性的提携,饿了么前路充满杀机,只能舍命狂奔。在突围方式上,虎嗅认为饿了么选择了纵向扩张:
“蜂鸟系统”意在优化饿了么外卖业务的服务体系,提升配送效率。上线B2B食材采购平台“有菜”,是张旭豪看到了手中合作商家(餐馆)上游供应商的机会,不过饿了么本身是做外卖生意,要做好食材O2O生意,需要配套的采购、仓储、选品能力,这完全是饿了么所欠缺的。而开放物流平台,一方面张旭豪意识到业务量增长的同时配送人员也需要同步增加,而外卖是高频集中时段消费的业务,完全自建物流,成本太高;一方面,接入第三方物流,包括总包物流,未来也可以接入生鲜等,外卖之外的业务,将物流业务变现。
新一轮融资对饿了么来讲,算是捡回了“半条命”,要续命,下一轮(G轮)融资最可能的途径就是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