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张贵生在公交车上的见义勇为,结果是被判定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三年。检察官韩明儿子韩雨辰制止校园霸凌,见义勇为打伤霸凌者张科,学校教导张主任的儿子。事件真相学校迟迟调查不清楚,韩雨辰拒绝道歉被张主任起诉登记在案。王永强与郝秀萍,一个长期被霸凌欺辱的家庭,奋起反抗的结果是刘文经重伤死亡,王永强入狱,郝秀萍在外寻求证据证人,希望得到法律公平对待的过程中被霸凌者的家属各种欺负,在绝望中从楼顶一跃而下。
张贵生出狱后不断上访希望能翻案得到应有的公平,在上访途中意外车祸身亡,到死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公平判决;韩雨辰的父母不断地低声下气的和张主任商谈,希望能让张主任从派出所撤诉,最后以韩雨辰的母亲李茂娟因过于激动误使张主任手骨骨折被起诉拘留7天,而讽刺的是,她被拘留了,儿子的案子撤诉了。而郝秀萍丈夫的案子,是被判定为故意伤害罪呢,还是正当防卫,检察官还在纠结努力着。
“一个母亲,为什么愿意丢下狱中的丈夫,5岁残疾的女儿,一时冲动,选择去死啊?压垮郝秀萍的是那些恶势力吗?不是的,是绝望,对法治的绝望,对公平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检查官吕玲玲对韩明说的一番话,令人振聋发聩。在郝秀萍家庭的这起案件中,其他检查官包括韩明,都是中规中矩,沿袭着以前的办案方式,根据现有证据想把案子判定为故意伤害罪,只有吕玲玲,努力的找线索证据想要还给郝秀萍一家公平的判决。在恶势力的阻扰逼迫下,郝秀萍绝望地跳了楼,吕玲玲承担了所有责任,让韩明留下了继续主审这起案件。
韩明不明白为什么吕玲玲对他抱有那么大的期待,为什么信任他可以为郝秀萍一家争取到公平的判决?
只因为吕玲玲记得,韩明曾经说过:“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年轻的韩明,有冲劲,有正义感,为了维护公正能做到不屈服在任何威逼利诱下,。而在社会打滚多年、人到中年的韩明,逐渐失去了锐气,更多的心态是为了稳——家庭的安稳,工作的安稳,更多是希望不出差错,平稳度过。或许,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吕玲玲提醒了他,也稍微唤醒了他曾经的初心。
而在送他老婆李茂娟去拘留所的路上,他儿子的提问“爸,我制止霸凌错了吗?我错哪了?”引发了韩明的思考“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不知道他错哪了。那法律错了吗?我也不知道”。
刀不落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痛不痒。正是儿子的案件,让他亲历了追求公平的困难,身为检查官的他,外加一个公安大队队长大舅的身份加持,想要得到一个公平都如此的不容易,更何况普通老百姓的郝秀萍一家。他想到了公交车司机张贵生,想到了他女儿红着眼睛提问“我爸爸错了吗?”
这些让韩明坚定了这份初心,他想要为郝秀萍一家争取一个公平的判决!他想为像他儿子、张贵生的女儿、王永强的女儿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即使难度很大,但他想争取。
老百姓打官司难,打官司贵。很多时候,老百姓遇事都选择忍气吞声,因为,他们害怕反抗了会吃更大的亏,遭受更大的磨难。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寻求公平正义,而是他们知道自己没钱没权没人脉,不如忍一时风平浪静。也不是一定遇不到好的办案人,只是怕自己遇到的好人都随波逐流,只是按照惯例来对待处理官司,不是不好,只是很可能不符合他们心中想要的答案。老百姓想要一个答案,他们就给一个答案,反正好坏,都不是他们的人生。
追求公平正义往往要付出代价。老百姓想要得到公平正义,有时需要堵上他们自己的命运,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几代人的命运来承担这个公平正义的代价。代价过于沉重,所以很多时候,老百姓选择了逃避,不再寻求公平,比起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让自己及家人的人生陷入更多的折磨苦难,他们是能忍受不公平带来的歧视的。
喜欢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法律,应该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懂法,很重要,用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