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降温,阵雨、阴沉,整个人都变得很懒很困。打算要读的两本书就放在枕头边,但就是撑不开眼皮去读。担心自己晚上早早又要睡过去,所以现在先来把日记写了吧。
阴郁的天气特别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尤其是孕妇的意志。还好最近几年养成了听书和听广播剧的习惯,在这种令人无精打采的天气里,至少算是不会虚度光阴吧。
今天在听书的APP里随意找到了一本叫做《人口创新力》的书。作者用了大量的论据来证明,如果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就会对整个国家的创新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可以说,这本书是从社科研究的角度阐述多生孩子的重要性。提到了生孩子,这不是正好应了本孕妇的景了么。
回想起来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针对“生育政策”话题展开激烈地讨论。很多正处于育龄阶段的网友纷纷表态:不想生,养不起。
专家学者总是呼吁解除生育限制,提出增加人口数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但是网友们反对的声音往往也是有理有据。
一个话题,每次讨论都成为僵局,究竟最后能不能找到一个出口呢?我也很好奇。
毕竟在生育这件事情上面,男女两性真的很难做到平等,而女性往往总是牺牲比较大的一方。专家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28岁之间。这不就是一个女性刚刚大学毕业初入社会打拼的年龄吗?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去生孩子,那就意味着在公司或者单位里你根本不可能上升到更重要的职位去。等产假结束回来,还是只能从低做起。
就拿我自己来说,大学毕业工作了近十年,算是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之后,才开始计划要个孩子,早就过了专家认证的最佳生育年龄,去医院做检查各种费用也比别人多很多,将来还可能要面对产后各种恢复的问题。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生二胎、三胎,着实是有心无力了。
女性生育,绝对都是不容易的。不管是很年轻就儿女双全的,还是人到中年仍在努力生头胎、拼二胎的,大家内心一定都各自承受着旁人无法体会的种种压力吧。
千百年来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生育孩子,往小了说是给家庭做贡献;往大了说,是给国家和民族做了贡献。然而,时代不同了,家庭也好,国家也好,怎样才能让这群自嘲为“打工人”的“育龄人”愿生、敢生呢?
希望各类专家学者在呼吁大家生孩子的同时,也能多研究研究,拿出有效的鼓励办法来才好呢。
今天就写到这里,提前晚安。
补:当然了,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宝宝健康成长,那份专属的幸福和甜蜜也是只有爸爸妈妈们自己才能体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