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借阅小黄的,内容挺有意思,每一个家庭存在的争端,背后都是基因造的孽。作者结合了对人类繁衍机制的深刻分析,以及对家庭成员行为的复杂性的独特观察,通过受孕失败,分娩之苦,手足之争,父母偏心,单亲抚养以及青春期叛逆等生活场景 的描述,深刻揭露家庭冲突的表象背后深层的基因奥秘——以牺牲他人利益确保自己基因存续的意志。“大多情况下,虽然我们意识上渴望平静的生活,但繁衍的本能内在地驱使我们处于不断的争夺之中。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孩子以及孩子们之间,看似平静的家庭生活实际暗潮汹涌,冲突不断“。
精彩摘录
亲子关系与家庭生活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多数人都曾经历亲子关系的两面:先是为人子女,然后在二三十年后为人父母。很多人对家庭生活充满怀念,但也有许多人宁愿遗忘。为人子女与为人父母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在最和谐的家庭中,日常生活的压力与紧张氛围还是会时常出现。事实上,对有些人来说,家庭生活原本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战争。而在所有的家庭里,婴儿都意味着战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所有人类为人父母的行为,都是被自然选择所设定的,因此人类都被基因,身体的化学物质以及被许多潜意识的动机渴望所驱使。
为人父母的行为之所以被自然选择强迫地形成的理由是,它在人类做选择的过程中,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影响繁衍成果。每一个层面,从受孕到死亡,都深深影响着个人的繁衍成果。五个主题,将整个关于为人父母的经验与生为表现贯穿起来。
第一个主题是,第二代其实是人类在为人祖父母及之后阶段的跳板。第二个主题是冲突——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婴儿代表了战争。每三个主题是为人父母确认性的问题,带给家庭冲突的重大影响。第四个主题来自于演化给予人类情境反应的困惑,换句话说,身体内有默认的程序让我们会在行动之前先检查环境。第五个主题是很多在祖先环境中形成的行为,到了现代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还能够完全地传递过来。
我的思考
这本书通过25个场景,从备孕,怀孕,害喜,分娩,产后忧郁,手足之争,父母偏爱,乱伦,儿童虐待,青春叛逆,祖父母的照料,人生的尽头,死亡。分析每种场景存在的必然原因,都是基因为了更高质量的延续而必然的反应。
比如一个备孕的女人迟迟不能怀孕,是因为虽然她选择了一个长期最佳伴侣,但身体怀疑她的配偶提供繁衍下一代的基因,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她需要更优质的基因,在繁衍后代的潜能上,基因战争处处存在。
比如初为父母时与婴儿相处,无法成眠的夜晚,身心俱疲。婴儿不是被预设来折磨父母的,他被预设好要做的是,让父母知道有某个问题正在那里,而他所运用的方式就是哭。一个婴儿想要的东西有限——食物,舒适以及安全感。对于自然选择来说,它预设母亲和婴儿能够将所有的危险与压力全部消除,认为应该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然而,对现代父母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而言,是不容易找到解决方式的,对于那些宁愿忽视小孩已经调整好的敏锐度的父母而言,其睡眠被剥夺应是不可避免的,现代解放后的惩罚。
顺从是小孩为了自身利益的表现,预设好去模仿父母的行为,并继承父母的价值观与态度。青春期之所以显得很棘手,主要因为他们在手足之争与父母偏爱等情况中,有时会遵循,然而有时会不顺从父母的要求。人不同,环境也在变,孩子长大后,性格特质等原因,他开始质疑父母的价值观和体验,他想找到更好的,并且想发展出较佳的行为模式,就要先看看他们没有见识过的地方,做没有做过的事,在父母看来这就是反抗。为何自然选择预设反判与探索的渴望在青春期达到高峰,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呢?因为想要独立会让人跃入未知的境地,也有可能是一个人生命中危险的阶段,因此,在身心都还不能照顾自己之前发生,反抗和探索对于孩童来说太危险,但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留到成年后再发生。整个青春期的反抗,体验,采取行为的方式,是以大脑思考的方式进行的,旅游及搜集必要信息的渴望则是默认在基因之中,由激素传递的。
阅读基因战争,知道了在人类的演化中,基因主宰着人类的后代,演化也许一直在追求完美,但不可能达到,演化不只为人类服务,同时也为人类的竞争对手服务。虽然书中有很多专业的内容,但一个个场景写的通俗易懂,而且很详尽的解读,这样当你面对家庭矛盾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相对理智、相对客观的态度,更智慧的去找寻解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