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想法行动化,将行动成果化,将成果品牌化。
今天接近3个半小时小组的头脑风暴,讨论了Q4季度以及17年综合培养组的大概计划和实施内容。几个人的几轮交流和对决也能出一些成果,但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几点:1、大家彼此并不熟悉,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以及决策走向并不那么默契,导致在某个点揪着不放;2、项目尚未开展过,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将没有落地实施过的想法用文字构造出来,对于未知的把控属于未知;3、讨论之前没有进行市场大环境的调研。整个过程就像是几个人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美好的蓝图,但实际这个愿景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都要在实施过程中去得到印证,对此我总是没有特别大的信心,因为蓝图总是被勾勒的过分美好。
头脑风暴经历的次数并不多,开展的次数多也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这个词最早是精神病学上的用语,形容精神病患者精神错乱的状态,现在人们用来形容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目的在于产生意想不到的新观念和设想。为什么华为公司的头脑风暴做的如此成功,现在很多企业内部也在不断沿用这种方式进行某个主题的讨论,以此作为前期方法输出的工具,并能产生许多不同的优秀案例。这个过程主要就是利用人的联想反应对提出的议题进行设想,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圈子,尽可能去想象这个议题可能会存在的形态,而在小组成员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语速、动作都不像平时讲话时那么散漫,其他成员都能被这样的微妙感染,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竞争意识,每个人都渴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尽可能不走寻常路,在这样一个语言与思想的碰撞下生成的蓝图我们就叫它头脑风暴呈现图,很多时候都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结果呈现,将大的方向进行勾勒,并形成一个可执行的框架。每次头脑风暴的时间都会根据不同的主题有所变动,记得最长的一次头脑风暴持续了5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都在高速运转,五小时过成了五分钟的姿态,每个沉浸其中的人都会享受这个不断消耗脑力并有所输出的过程。真正将一次头脑风暴有效落实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小组需要一个主引导人,特别忌讳成员钻进一个死胡同出不来,影响整个输出的进度;为了不伤感情,头脑风暴前大家最好立一张不伤和气的协议书,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当然一般不会。
其实头脑风暴不仅可以用在工作中,同样以后可以用到生活中,当迷茫的时候也许用几个小时彻底放松自己,让自己的思绪飞一会儿,唇枪舌剑之间也许也能让自己得到释怀。头脑风暴不再是一种形式,它已经慢慢成了人们突破自我的一个工具,让人们发现明明存在着却又未知东西,在每一次风暴后能够萌生多一些想法,最后将想法不断完善且行动化,最终成为我们的结果输出,输出来的东西我们进行不断的总结以及中期复盘再进行风暴完善,以此循环往复就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
每一个头脑都有风暴的冲击力,只是我们还没最大的挖掘潜在着的东西,每一次风暴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这件事还能这样做,成功都一样,可成功的方法却是千人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