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最美好的事之一,就是一口气刷完了《德雷尔一家》四部曲。
一个母亲路易莎为了自己的孩子们能开心点,毅然决然地卖掉英国的房子带着全家搬到希腊的一个小岛上生活。
尤其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那时候英国是现代文明的工业国家,而科孚岛是希腊一个连电都不通的偏僻小岛。
你不得不佩服这位母亲的勇气和决心。
但真正让路易莎下定决心离开英国,搬去科孚岛的动机是什么?
是自我怀疑。
卖房子的大儿子整日幻想着当作家、青春期的二儿子只想玩弄猎枪、十六岁的女儿无知无脑,最小的儿子自闭被同学排挤,宁愿逃课看动物。
被这些糟心事搅得头大的路易莎,一个人跑到海边散心。灰暗的天空和同样灰暗的海水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丝轻松。
当她一个人望着远方,茫然若失的时候,远处有一个笑着奔跑的小女孩,回过头来,发现自己身边坐着一个老妇人,她白发苍苍,神色凄楚,和她对望的瞬间,眼神茫然而无助,好像就是自己的晚年,路易莎被震到了。
一成不变的糟心生活,一眼望到底的灰暗结局。
大部人的生活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是路易莎突然感到这种灰暗到底的生活变得难以忍受。
“我的一生真得要这样度过吗?”
她表示怀疑,因为怀疑第一次试图向命运反抗,不顾一切的寻找生活其他的可能性,而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希腊小岛成了她逃避主流生活的希望入口。
因为怀疑,她对所有约定成俗的观点和习惯,并没有那么笃定,在一次次碰撞中,尝试用新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理解身边的人。
同样因为怀疑,她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对他们也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
她对孩子的爱也是这样。
整部电影所讲的家庭关系,就是:爱如何在怀疑中前行。
一、
路易莎的每个孩子几乎都一身缺点,她并没有急着帮他们掩盖,帮他们克服,而是把他们交给了时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大儿子拉里自认为比家里所有的人都聪明,谈话间经常会引经据典,并且以别人听不懂而茫然的样子取乐。
他是家里年龄最大的孩子,也是最懒的那一个。经常拿写作当借口,别人劳作的时候,他站在窗前看海景,或者通过噼里啪啦打字,逃避干家务。
路易莎对他那种一副大爷的表情看不惯,有时忍不住大吼大叫,但始终没有干涉他写作的自由。
正是在这种自由的创作环境下,拉里写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开启了他日后五十年的文学生涯,后来成为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享誉英国的大作家。
十六岁的女儿马戈是家里反应最慢的那一个。智商受限,对自我对周围的世界都是懵懵懂懂,后知后觉。
每日无所事事,不是想着晒日光浴,就是穿着漂亮的裙子渴望和帅哥谈恋爱。无奈总是希望总是落空。
对于马戈,路易莎没有教育她,让她变成一个贤淑的英国女人。对她的鼓励和赞美,永远多于苛责,让她唯一的女儿在花季,尽情释放自己的青春美丽和单纯懵懂。
所以,马戈成了一个不聪明但活泼开朗的女孩。她永远是家里最明媚的色彩。有时候,她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穿上漂亮的连衣裙坐在那里,自成一道风景。
二、
她的母亲显然明白这一点。
什么能比青春更美呢?
尤其对女人来说。
这是一群天生爱美的生物。
当有一天看着镜子长满皱纹的沧桑的脸,没有哪一个女人不黯然神伤。所以,就能解释时尚行业为什么一直能那么长盛不衰了。
对于作为家庭主妇的路易莎更是如此,她全职在家照顾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在准备晚餐、擦洗抹布的瞬间,容颜就这么消逝了。
在她过四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
刚开始,她不甘心。于是她涂脂抹粉,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一身少女的打扮,试图变回二十岁。
对于,她的这一番折腾,家里人尴尬忍受又不好意思戳破真相。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二儿子莱斯利给她照的照片,自己穿着不合年龄的衣服扮纯装嫩的模样,像小丑一样滑稽又恐怖。
她终于做回真实的自己,不再跟时间做对。
这个家庭最吸引人的特点永远是对彼此之间的坦然。不管是妈妈,还是孩子们,都可以不完美,可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闹出各种尴尬又窘迫的闹剧,最后做回真实的自己,尽管附带很多缺点。
三、
孩子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
第一次离开,对父母来说,总是难以接受。
路易莎来到科孚岛,第一次感到恐慌,是得知大儿子拉里要离开家,准备和女朋友南希回伦敦生活。
本来五口之家,突然要少了一人,巨大的失落感冲击的路易莎失去理智。
于是她做出了一件很愚蠢的事,她私下告诉南希,拉里对其不忠。试图通过挑拨两人的关系,挽留拉里。
最后,谎言被识破,路易莎承认是因为自己的私心而这么做。
爱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控制对方,放手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
一眨眼,孩子就长大了,昨天还坐在你膝上的小男孩,一下子长得比你还高。
最小的儿子格里就是这样。
当有一天,她准备给格里过一个自认为有意思的生日趴体时,却令格里大发雷霆。她没有意识到格里已经长大了,再也不喜欢她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哄逗式的爱。
他不再需要你的宠溺,而是尊重。
四、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也许是:我不懂你,但我支持你。
没有一个人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哪怕你是他的妈妈。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所以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你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也许在它看来,是另一种样子的。你不能因为不理解,而否定它的意义。
路易莎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局限性。
她的小儿子,不上学,每天出去户外看小动物。在她们经济拮据,人都吃不饱的时候,格里还一个劲的往家里带小动物,扩大他的动物园。路易莎对此当然经常抱怨。
有一次,她问格里是真的喜欢小动物吗,得到了小儿子确切的回答后,她不再阻拦格里的疯狂行为。
后来,这个只上过一年学的格里,真的开设了自己的动物园,成为世界著名的动物学家。
二儿子迷恋枪支,她基本都是嘴上抱怨,从来没有对他的行为更加干涉。
大儿子拉里出版的书,她一本也没有读完过。书中太多的情色描写,作为母亲的她实在看不下去,也不能理解。她也没有胡乱的给出写作建议,尊重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权利。
后来第二次世界爆发,拉里搁置写作,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写作就是在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制造一种梦,战争对年轻人来说,是比写作更富刺激性的梦,所以总能让他们热血沸腾。
路易莎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更明白战后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抱任何幻想。
她知道天性爱自由的拉里不这么想。
她劝告儿子,并没有阻止他的行动。
路易莎明白,每个孩子都有探寻个人生命意义的权利。
至于四个孩子们,后来所取得的成就,是路易莎没有预料到的结局。
有一点可以确定,在科孚岛的四年,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大家为什么喜欢这部剧?
在于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画面,并不厌其烦地呈现了许多美好与不美好的琐碎细节,从而让我们产生一种触手可及的可能性。如果我能付出足够大的代价,也许我也能过上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欢迎关注“问号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问号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