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那么爱购买实物产品了?

Welcome to 2030. I own nothing, have no privacy, and life has never been better!

2030 年,一无所有、没有隐私,生活从未如此美好!这是 2016 年 WEF 的一个议题。举例 2030 还有十年,一无所有其实并不可怕,根据 WEF 的观点,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习惯转变或许会让生活更美好。

WEF 对 2030 年城市生活的愿景是所有产品都变成了服务。拥有汽车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无人驾驶和飞行汽车都只有数分钟的路程;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想自己做饭,我们可以租用所需的设备,几分钟内就可以交付给我们使用。

购买并拥有一样东西已经不再重要

现实的情况已经开始慢慢接近“一无所有”的情况,“ Uber for

X”模式每天都在冲击我们的生活,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共享汽车;包括在我们工作中,电脑、打印机、相机都可以直接租用;很多在过去必须拥有才能使用的东西现在都可以通过支付租金直接使用。因为有很多东西其实只是短暂的需求甚至是一次性的需求。

购买的实物越来越少,购买的服务越来越多,前几代人所需的必需品-汽车,奢侈品包,电视机-对于今天的消费者而言根本不那么重要。千禧一代(1980 年至 2000 年之间出生的人)要么推迟大笔购买,要么完全避免购买。那么,为什么年轻人选择不再购买实物了呢?

我们更加追求性价比

年轻人的平均收入相对偏低,而花费大量金钱在一年仅使用几天的物品上显然是没有性价比的。例如,一台中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可以花费数万元,而从附近的摄影师或者租借平台那里租一个最多可以节省 99%的费用。随用随付的模式允许廉价使用高质量的物品。

体验比拥有更重要

80%的年轻人倾向把钱花费在体验上而不是直接购买实物,近几年随着手机互联网和物流行业的兴起,一切可租用、一切可物流使得我们更方便的去体验一样东西。而我们的现金可以用于更多提升感官感受的服务,例如购买个视频网站的会员、给自己游戏中的角色购买一套新皮肤。

储存空间告急

购买更多东西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储存空间,我身边就有一位 70 后的大哥,迫于家里存书太多(60

个整理箱),不得不租仓储空间存放的事情。房价越来越高,舒适地存放自己的物品几乎是一件奢侈品。我们的橱柜、衣柜已满负荷使用,自助仓储服务也越来越多。由于居住空间越来越少,房价越来越贵,拥有一件可能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闲置并且使我们的空间混乱的物品是不合逻辑的。

对未来的担心

未来是不确定的,过好当下,而不是去拥有一件未来不知道是否有意义的物品。至少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意味着一种消费方式转变,这种消费方式是我们购买某种东西,然后让它进入一种“循环经济”中,在这种循环经济中,物品被更有效的再利用和再回收。当产品成为服务时,我们将不再对购买劣质产品感兴趣,这也就是最开始说的

WEF 的预言,为什么会觉得生活从未如此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