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有几次比较特殊的考试经历,让我顿悟了一些学习方法。
≡1≡
第一次,是考中国革命史。头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去上自习,只有我和两位同学在寝室里,三个不求上进的货。
突然,一个同学神秘兮兮地走进来,说他找了份第二天要考的题。
三人哈哈大笑,以为他在胡说,不过我们还是翻开书,一一找到相应的内容。
我们三个都不相信第二天真会考这些,就连拿题来的同学,也半信半疑。所以,我们只是把这些内容找了一遍,就各自上床睡觉。
第二天考试,我们傻眼了,昨晚看的,居然全是考题,不多也不少,可惜的是,我们都没背。答题时,我一边摇头一边遗憾!
成绩下来后,四个人,我考了班级第一;另一个,第二;其余两个,却只有六七十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三个都忘了向找题的同学说声谢谢)。
≡2≡
还有一次考试,是一门主要靠背诵的专业课。我早早来到考室,挨着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坐下,准备发挥视力好的优势,大抄一番。
坐好位置,我就盯住窗外,开始发呆。突然,我被拉回到现实,发现老师和同学都在看着我。
老师敲敲黑板,我看到黑板上写着:请大家坐在双号上。环顾四周,大家都坐在双号上,只有我一个人,坐的是单号。
我狼狈地站起来,往教室后面走,准备在最后一排找位置。
老师叫住了我,指着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叫我过去坐。
在同学们欢乐的嘲笑的眼神中,我硬着头皮,坐在了第一排。前三排,就只有我一个人,跟上了审判台似的!简直是丧心病狂!人间惨剧!回头看了看,感觉好孤单,最近的同学,都跟我隔了一个太平洋那么远!
我想:这次考试算是完蛋了,希望能够及格,不要补考!
即来之,则安之。我打开试卷,发挥想象,大胆乱写。考卷上有些名词,感觉还是第一次见到,于是死劲猜想在书的哪部分可能有这个知识,然后胡编乱造。
整个试卷倒是完成得一气呵成,第一个交了卷,头也不回地,悲壮地离去!
后来成绩出来了,我居然班上第三,怎么回事?
≡3≡
最后一次经历是马列的期中考试,按照国际上一贯惯例,这种不太重要的考试,应该是开卷的。所以大家都没背,带着教材,兴高采烈地来到教室。
老师走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同学们把教材放到教室第一排的桌子上。
大家都傻眼了,有一种被戏耍、被背叛的感觉,但还是乖乖地,把教材交了上去。
然后,大家都是满脸悲愤地,在试卷上奋笔疾书。
成绩下来了,我居然是班上第一!天啦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4≡
这三次考试经历,让我终于明白下面这三个道理:
①每个人,对某些部分知识,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比如中国革命史,我们只是提前把考题内容看了一遍,并没有去背,但不少内容自动地被记住了,这些内容对于我来说,其实是能够过目不忘的,当然,也有一些内容没记牢、没记住,那些才是需要反复复习的。
②对于背诵科目,很多答题,乱蒙也能蒙对不少知识。
比如背诵类专业课和马列课,因为感觉不重要,又有作弊心理,考前书都没怎么翻过,最后被逼上梁山,发挥乱编乱蒙的本事,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实以前也有很多类似的考试经历,但有时候对不知道的题,自己蒙都不蒙,直接留白。
③多接触几次以后,即使没有学,没有记,知识也可能会自然地被记住。
比如马列,我考到第一后,把教材拿来一翻,发现所有知识,其实都很熟悉。为什么呢?因为同样内容,初中学了一遍,高中学了一遍,大学又学了一遍。当然,我都没学习,初高中,政治基本没及格过,但到了大学,学到第三遍时,这些知识终于被莫名其妙记住了。
有了这三个感悟,让我在后面的依赖背诵能力的考试中,感觉就像开了挂。
想想自己时常抱怨学政治没有用,其实还是蛮有用的。没有政治课,我就悟不到这些学习方法。
现在的政治课和以前已经大不同,内容更加合理和实用,也没有一二再、再二三让学生学同样的内容。不过,这样一来,现在的学生也失去像我当年一样,在政治学习中领悟学习方法的机会了。“有得必有失”,这句话果然也有些道理!
初中高中最讨厌的,就是政治和英语,能够及格就要念“阿咪陀佛”,到了大学,才发现是最没难度的两门科。很多方法,还是领悟得太晚了!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很独特的,即使同样的经历,未必会有同样的感受和相似的领悟。就像当初我们四个人,同时在看题,最后有两个考得好,另两个则考得很一般。
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学习方法,也需要根据学习环境和个人能力,作出很多的变通。个人的某些经历和一些学习方式,未必能照搬和复制。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