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是大唐开国元勋英国公李勣嗣孙李敬业为匡扶废太子李贤,起兵反对武则天统治,而让骆宾王写的一篇罗列武则天罪状、号召天下人共同反对武氏政权的一篇檄文。文章字字珠玑,雄辩有力,言辞激昂正义,罗列武氏罪行掷地有声,鞭辟入里。从这篇极具煽动性和正义性的檄文中,骆宾王之文采斐然可见一斑,以至于在武则天读完这篇将她讨伐得淋漓尽致的檄文之后,竟没有动怒,反而深为骆宾王的卓然文才所震动,慨叹道“宰相安得失此人”,产生了惜才之心。
这篇檄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骆宾王痛斥武则天德不配位,条条列出她在上位前后犯下的一系列违反天理伦常的卑劣行径,着力勾画出武则天残暴、善妒成性的形象。骆宾王开篇用一个“伪”字,就表明了他的立场、身份、态度。伪,指非法的政权,首句“伪临朝武氏者”,一针见血地批判了武则天政权的不合法性,说明了他代李敬业写给天下百姓的这篇檄文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用合法的方式发声,去推翻反动的血腥的武氏政权。同时,这句话也奠定了全文激愤昂扬、大义凛然的情感基调。紧接着,作者在第一段中交代了武则天卑陋低微的奴婢出身身份,以及她的道德败坏的种种行径,不顾伦常先后勾引太宗高宗父子,使一国之君、两代君王陷入父子聚麀,为天下人所耻笑的丑恶境地。
此外,骆宾王还罗列了她勾结奸佞、屠杀至亲、残害君王忠良、扰乱朝纲等等罪大恶极的不堪行为。在最后,骆宾王痛陈“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接连用典,用“燕啄皇孙”暗喻武则天先后废杀太子李忠、李弘、李贤,使唐室倾危;用“龙漦帝后”把武则天比作祸国的妖孽褒姒,指出由武则天及其宗盟把控的朝政最终会像夏朝那样衰败以至覆灭。作者对武则天篡权干政的这番痛心疾首的控诉,为下文李敬业的挺身而出,高举义旗的行为做下铺垫。
檄文的第二部分骆宾王陈述了李敬业事业的正义性、坚定性和无限的前景。“皇唐旧臣,公侯冢子”的正当身份说明了由李敬业起兵匡复的合理性,是众望所归。骆宾王还从从先帝遗训和朝代恩典的赋予的使命,李敬业有着宋微子和桓谭那样的对故国的拳拳之心和个人深重的忧患意识,以及顺应天下举旗的呼声三个方面展现李敬业平定政权、推翻武则天的势在必行和坚定信念。
继而,骆宾王使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分析了军队的雄厚军事能力、丰厚的物资贮存和战士们叱咤风云的战斗力,对未来旌旗飘扬,实现伟业的胜利图景进行了美好的幻想,鼓舞人心。其中“海陵红粟”、“江浦黄旗”两处精妙的对仗句的使用,不禁使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对海内平定、天下匡复的向往之心。尾句“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看似嚣张狂妄的言论却是有理有据,气势十足,震撼人心,从这种自信与底气之中也透出一两分骆宾王性格中隐藏的桀骜。
在檄文的第三部分,是骆宾王与天下人,与各州县掌权者推心置腹,劝说他们共同出兵,夺回本该属于李氏的天下。文中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一和六两个简单的数字饱含了李氏王朝被篡位的无数心酸血泪和苦痛,动人泪下的同时却又发人深省,犹如当头一棒喝醒那些摇摆不定、懦弱无能的地方大小官员。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武则天正是读到这句话时,才惊问此文是谁所写,可见骆宾王在这句话投入的愤慨之深、忧思之重,能够轻易引起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深明大义挑拨起他们加入反对武氏政权的洪流之中。
其后,作者又从利害两面对各地掌权者进行情辞俱厉的呼吁和激励,“凡诸爵赏,同指山河”是站在正面以浩荡皇恩积极劝说;“坐昧先幾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则是站在反面以严厉惩罚作为警告。说明天下大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最后,文章收尾“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铿锵有力,并与开头相呼应,构成了一篇千古壮檄。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骈文“双壁”。文章整体的风格刚健,“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可谓是檄文中的典范。作品结构严整紧密,逻辑明析,紧紧围绕三个层次行文。《古文观止》评价道:“起写武氏之罪不容诛,次写起兵之事不可缓,末则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雄文劲采,足以壮军威而作义勇。”骈体文讲究对仗,注重声律,言语整饬的特点,使文章整体节奏分明,情感高低起伏如湍湍激流,鲜明的政治立场如战鼓声声,催人向前,为文章增添了磅礴豪迈、浩浩荡荡的气势。
此外,骆宾王在文中绵密用典,连贯古今,一气呵成,为明义说理增强了说服力和鼓动性。整篇文章辞采华丽,富丽雅致,令人拍案叫绝。尽管在历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大多以英明神武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也流传着不少的负面评论,想来其中也少不了骆宾王作的这篇檄文的影响。而这篇让被声讨的对象武则天也为之动容的文章,为作品本身和作者骆宾王都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最后,李敬业兵败于武则天的三十万大军,骆宾王最终也“亡命不知所知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新唐书·本传》),他的结局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这篇气势雄浑、鞭辟入里的文章却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后人学习公文写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