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鉴
所谓借鉴,素常的标准释义,是说以别的人或事为镜子,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最后,能够有所收获。
借鉴是老祖先的发明,古已有之。
从文体风格,行文规范,到遣词造句,修饰陈意,无一不有,案例累累。从先秦到汉唐,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借鉴的故事不胜枚举。
借鉴原属常事,本不必单论。
只是,突然有了一点困惑,故而胡言乱语几句。
二、感触
自半年前开始在简书缝制那幅懒婆娘的裹脚,一晃几个月过去啰里吧嗦搞了二十多万字出来, 除了徜徉简书时感叹岁月易逝和每天被多余占掉的近两个小时之外,没有更多感触。
但是,没料到的是,没感触只是一件暂时的事,感触来得很快。
大概是前一阵,这前一阵貌似也有一两个月了,无意间手滑,页面刷新的一瞬间看见了一些有那么点熟悉的东西,迅速摇摇头,先做了自我否定,然后看看阅读量,看看点赞数,看看最前头显示的那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值,最终没有点进去,只是更快速地刷新了一下,那些刚刚的东西就不见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前一阵,也是手贱,页面刷新的时候又瞅见一点点带着熟悉感的东西,当时有那么一瞬间脑部供血达到了峰值,马上来了两个深呼吸。
随后,很有几天心绪不佳,困惑于自己到底还应不应该进入这人心叵测的“社会”。
三、关门
之前因为疫情的原因,关注了某个平台,时常看看社会新闻类的东西。有一次无意间刷到一个所谓的“科普大旅行家”的东西,介绍一种药材,当然那个药材是有一定毒性的,可是开出的花十分好看。介于那位“大旅行家”不是很严谨的言辞,就评论说明了一下,以防真正没见过那种药材的人被误导,谁料迅速跳出好几只蛤蟆,键盘敲得叮当响……
“惊吓恐慌”之余,当时就注销了账号,卸载软件。
为什么要说起这件事,当然是因为看见了不想看见的东西,发生了自己以为可以避开却还是避不开的事情。
其实来简书是考虑过的,几十年都不喜欢把文字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然要公开放在一个展板上,路人走过都会扫一眼的那种,颇犹豫了一阵。
虽然,做了心理建设也在文字的呈现上做了弱化,因为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一个锻炼记忆的机会,所以,文字都很口水,实在没什么借鉴价值。但是,真正看到似曾相识的那种感觉还是会血压上升。
这世上,总有些人有些事很是令人费解。
也许时代走得太快,连“借鉴”都变得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一直很不明白的是,如果连读一本书的时间都舍不得花,又是吃了什么熊的心什么豹子的胆获取了什么资格敢于“借鉴”别人几十年的人生积累还为了遮掩事实改得面目全非四肢残缺惨不忍睹?!连最基本的语法逻辑都不想学习仅凭从一首歌里获取的丁点勇气就有胆量认定自己能够顺利“借鉴”别人的东西而不会让阅读者甚至被借鉴者本人看出毛病来?!想鱼目混珠也得先有鱼目吧?!
思虑再三,只好给我在简书的这个小破园子暂时挂一把锁,阻一阻“好学”之徒。
末了喟叹一句:世事维艰,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