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还是因为一座城而恋上一个人呢?说不清楚。
好多年前因为工作的关系,老去A城,认识了芸。每次她都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和我在一起。芸是当地人,因为她,A城里的所有景点,咖啡吧,影院,包括大街小巷各种小吃,跳蚤市场,我都非常熟悉了。她总是想把那里最好吃的最好玩的介绍给我。于是去A城出差就成为一件令人期待的事,好像是去另一个家乡。后来那边的业务结束了,我也会习惯性地在周末和假日往那边跑。
再后来,她结婚了。我们拖拍的时间太长,而我连一个像样的承诺也没有给她。我无话可说,默默地忍受着她逐渐沉默的电话,默默地忍受了她别有怀抱的事实。知道她结婚的消息,我删了她的QQ和电话。我知道我们再没有理由再见了。但她再加我的时候,我又毫不犹豫地添加了她的号码,好像等待了好久。我们不时也关心一下,发个问候,分享一篇鸡汤或者一个笑话。仅此而已。但每次经过A城,我都会像针刺了一下,直到明白这座城市里已经没有了等待。有时候深夜火车经过A城,熟睡中的我会醒来,听着火车哐吃哐吃单调的声音,睁着眼睛望着卧铺逼仄的床板,直到火车离开那个城市很远很远。
有一次我去A市,事先没有打电话,直接去她工作的地方。她非常惊讶,但也只是平静地问候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说下班还要回家做饭,她问了我住的地方,就不了了之。直到第二天她发来短信,问:你走了吗?我回复,已经在车上了。尽管如此,我经常还会毫无理由地在那座城市停留一宿,住当时一起住过的宾馆,吃当时一起吃过的羊肉泡馍。一个人在宾馆看电视,一个人出来吃饭。拔了她的号码,想想又挂掉。就发一个短信,告诉她我也在这座城市。直到离开的时候,收到她的回复,心里也就释然了。彼此知道在这里,很近很近,就够了。物是人非,就算心中还有无限眷恋,无限回味,却不是现在。再见,不如不见。
有一次,我打通了她的电话,她说正好家里来了亲戚。我便觉得这样最好。好像也怕见她。打电话,只是想告诉她,我离她很近。再见面,彼此尴尬,无话找话,其实还不如不见。就把那份牵挂放在心底,想起来温暖,就够了。
昨天看了电影《再见,在也不见》,突然就想起了与她的点点滴滴,勾起了写点东西的愿望。这个题目,太符合我当下的境况了。一开始我还以为片名中有一个字打错了,应该是再也不见,怎么是在也不见呢?“再也”是一个常用词,表示永远的意思。“在也”怎么解释呢?总觉得有些别扭。后来想了想我经历的事情,也就有些明白了。再表示重复,第二次第三次是再,再也不见,是永远不见,表现的是内心的态度,其实还末发生。很明显是主观的。而在是现在时,是当下的状况,是人生的在场。在存在的状态里,在着,却不相见。不愿见,不能见,种种都有,这正是人生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之处。
好多时候不是这样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死也不是远离,而是在一起,却无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多少酸甜苦辣,多少隐忍别离,都在其中了。直至现在,我还会给朋友说起她,如果说真正爱过的人,就是芸。我们在一起的默契,夏夜她家小区的花香,秋天早晨街边树顶上的第一抹红叶。。。。。。但是,那是过去,现在,只是想想而已,见面也回不到过去,只怕会打扰到她。
《再见,在也不见》分三个片段,看完了,发现其实是一个人的三段经历。再次相见的时候,已经没有当初的期待。涉足再入,已非前水。正是这个意思。
背影,湖畔,再见,这三个片段是三个导演分别在新加坡、台湾、泰国三个地方拍摄的,讲述了三个故事,最后连缀在一起。分段式影片其实并不新鲜,它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片段串连起来,可以有联系也可以没有联系,有时由一个导演完成,有时由几个导演联合执导。比如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公司策划的《十分钟年华老去》,安东尼奥尼导演的《云上的日子》,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都是这种模式。但是既然构成一个电影,那么这些片段肯定都会指向一个主题。《云上的日子》,四个故事之间看起来毫无瓜葛,但是总体看,却尽是人生况味。
三个故事,相对独立,可是连起来,并无割裂之感。背影,是父子之情。陈经理在广西出差,无意中遇到了分开多年的父亲。那是一个一跛一瘸的老人的背影,正在他洽谈业务的船舶公司做清洁工。而他对于父亲的记忆,就是一张小时候的合影。多少年了,他跟着母亲一起生活,他长大了,这张照片还保留在他身上,尽管已经被裁开。现在,他只能在深夜里把照片合在一起,看到一个完整的全家福。现实中的父亲,已经不认识他了。父亲喊他,年青人,你懂电脑,给我看一看哪个比较好,价格要便宜一些,功能要多……他小心地问他,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回佛山去,父亲说,离开这么多年,很多人都不认识了,回去也没意思了。深夜,他给母亲打电话,想告诉她,他见到父亲了,可是话说到一半,又打住了。是啊,多少年了,都几乎从记忆里抹去了,再见面,也没有意思了。知道在,就很好。看完一把泪啊!
湖畔,讲的是两个少年的友(基)情,再见时,他去为他收尸。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话并不多。他出来时,在卫生间呕吐。这是我不能理解的一个镜头。电影在这个片段里非常克制,关于陈德明父亲的死因,很隐晦,大体是为了救那个落水的孩子,又好像是被那个孩子故意拉下水的。我回看了几遍,也没弄明白,或许这样就好,真相不一定那么重要。再还有两个少年若有若无的暧昧,也符合那个年龄的特点,不需要太明确。成年人把一切都弄清楚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有人说导演以少年曚昽的基情作为噱头,我看未必。十六七岁青涩的年龄,不管干些什么样的糊涂事,都不算奇怪。在手法上,交叉式的剪辑,在这一段表现非常成功。(杨德昌的《一一》也是这个手法)。童年湖畔的友情,与若干年后执行死刑的两个情节同时推进,交叉出现,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协奏曲。反差非常强烈。
再见,这个片段是在泰国拍摄的。据说陈柏霖和蒋雯丽拥吻的场面让影院出现了骚动,许多90后说受不了。这两个人,曾经的师生恋,十多年后,陈志斌离婚,谢虹也为人妻,有丈夫有孩子,两个人见面,还能怎样呢?总不能是天雷勾地火吧。也不能无动于衷吧,毕竟,谢虹现在的孩子就是他们当年的结晶。陈志斌去泰国讲学,是不是有意选择了这个地方呢?谁知道。总之,他们这一吻,也是永别。从此心中都划上了句号。
再见,在也不见,这中间也包涵了存在的荒谬、冷酷性!这也正是萨特存在主义所描述的人生状态之一。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先验的存在,已经在悄悄地决定了人的本质,而这个存在是荒谬的。意志的选择和自我的实现,也离不开存在的本质。很多事情的荒谬,皆因为存在本身的非理性和不可控制。因此世间的阴差阳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多少人,多少事,经过了就经过了,时间一长,都变了。人心是很容易长茧子的。在,不相见,这中间隔了多少伤害,泪水,隐忍,痛苦,误解,甚至憎恨,在,可能在一座小城,却不愿意见面,可能是仇人,也可能是兄弟,夫妻,父子。现实的荒谬性,在这部影片里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一部存在主义的电影,三十岁以后的人,都可能从中找到自己人生的轨迹。
不敢再见不想再面对面
只为了悼念当时写下的一页
不管你在或不在
我爱或不爱不想就不算也不甜
熟悉的人远在天边
陌生的景涌在眼前
不断再见还能说多少遍
已经尘封的能不能视而不见
不敢再见不想再面对面
只为了悼念当时写下的一页
见多少次才会堵止思念
看多少眼就能平息泪田
再用多少年去摆脱从前
原来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这是片尾曲,林夕写的词,总是这么伤感。“见多少次才会堵止思念,看多少眼就能平息泪田,再用多少年去摆脱从前,原来再见就是再也不见。”这么诠释,似乎也一样。
不见,是说不出的爱,也是说不出的伤。这就是存在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