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讲缘分。即使要普度众生,救生灵出苦海,但诸佛菩萨也只能度有缘人,缘分未到或者缘分已了,也就不能强求了。
人也讲缘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见合适的人,这就有缘分。差了任何一样,便是无缘无分,也不可强求。
万千因缘,有起有灭;茫茫人海,有相知相离。一个人加入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有新人加入,是一段缘分的开始;一个人离开团队,一个团队有老人离开,却并非就是一段缘分的结束。如果你是面试官,在对候选人进行评估时,除了笔试、面试外,你是否有想过要与他结一段缘,让你的团队与他结一段缘呢?如果你是应聘者,在面试时,除了公司、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薪资福利外,你是想与面前的面试官结一段缘呢?在招聘与面试中,我们是否想过要结一段善缘。
相知易,相处难;结了善缘,还要修善行。
人总是不同的——就按性格而分,简单的可以把人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复杂一些的五类人群分法,即把人为“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五种,更复杂的还有九型人格。有些团队,按文化与产出划分四象限,把人分为:“人才”、“人材”、“人财”、“人裁”……。人总是不同的,人却又是那么相似——都有生理、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珍视家人和朋友、看重事业和健康;同样有求不得、爱别离、痴贪嗔的痛苦;离不了生老病死。人是一团复杂的需求与痛苦,团队是更大的更多维度的需求与痛苦。
在工作中修善行,便是在这一日的工作中——也许是与同事开会,也许是与领导汇报工作、也许是在准备一次培训分享……,不让需求变成欲求,不让痛苦变成愤恨。谁的需求都没有错,只是需求可能是不一致的。谁的痛苦都一样重要,只是立场可能是不一致的。不能强迫谁收回自己的需求,压抑他人的痛苦,而是用沟通增进合作,我们坐下来谈一谈,看看是否能让大家的需求都被满足,舒缓每个人痛苦,增进各方的利益。
每一份缘起,并非都是善的;保持正念修善行,恶的缘起,也会变成善缘。有的人也许一周有三天不能按时上班;有的人开发的功能总是无法跑通流程;有的人无法在项目进度紧急时不来加班赶进度……在我们将“态度有问题”、“工作不积极”、“能力有问题”等等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前,在我们打算对他们采取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激励、实施绩效改进计划前,请先把他们看作一个人,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与痛苦,让他们了解你的需求与痛苦。
离开不一定是缘分的结束。人可以离开一个组织,但人无法离开一缘分,无法离开那些与你有缘的人。有些人现在离职了,成长之后会回来有更好的贡献;有些人会带来新的合作机会,大家不在同一个组织,但是依然在协作,产生价值。而缘分若是结束,请一定要离开。当断不断时,徒增各方的痛苦。
看一个人的真,在于看他的痛苦;看人与人是否有缘,在于看人与人之间是否能理解他人的痛苦。如果说每个人的都是一本书,若是翻得太快,你体味不出他的痛苦,也看不出他的精彩;如果说每个组织都是一部戏剧,喜剧都是脱离了现实,悲剧让人正视现实的苦难。而成功的组织都是一部成功的悲剧,没有好坏对决,只是缘起缘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