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好就是好呢?为什么没有就是有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昨日前日上班,累得够呛,产品质量实在是太太太差了,刚好碰到白班这一班人,管理也罢,操作工也好,技术上或其他上,一样的产品做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破损特多,返工超难!
当然,产品来得好,还是能做好。产品有一点不好,他们做出来大把破损,难看的很。返工补起来超级难,超级累。
刚好两位品检小姐姐过来巡视,我一古脑说了说我心中的抱怨,怒气。刚好做出来几张很多破损的,两位品检看了看,还问了我另一车间也在做,有人跟线没有?我说现在没有,前几天有。
中午吃饭,估计是两品检给老板打电话了,说产品不好,其实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老板就给我打电话说,以后不要乱说产品不好。不好的也是好的,没有人跟线要说有人跟线。哈哈,这真是不好=好,没有=有了。
我猜老板心里肯定是在骂我乱说了,这个都不懂。其实产品好坏,全凭老板(工厂品质科长)决定,为了节约成本多赚钱,想方设法减少些材料,合格就行,修修补补能用即可。大抵国内产品都是这样,没有多少精品,只有合格品而已(所谓合格品修修补补而成占了不少)。
偷工减料能赚钱,何乐而不为。比假冒伪劣强太多了,六十分合格就好,不然产品经久耐用多年不换,怎么赚钱?赚的就是消费者不断买产品不断换产品(坏了就要换)的钱。
比如手机。可以做的很好,成本高啊,一般化可以了,能用过一年半载淘汰就很好,这应该是绝大多数手机厂商的想法。
我们每做完一托产品要拍照发给老板,说说大概有多少破损的产品。前一段时间还好,整托产品只有5件10件左右,可能老板觉得产品太好,我们返工轻松,就调整了产品材料,弄得最近来的产品乱得很,很不稳定。有时一整托做出来都是破损的,搞得返工劳动量大增,心烦体累。
看来,虽然说写这个破损的是个大约数,真不能写太少了,不管产品有多好,至少写个10件20件破损再说。所以5=10,10=20,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为了自己好啊。
实事求是,产品就会变样,稍微抛高点数,老板心里还觉得材料还要多加点,才能保证质量,否则把材料减下来,一大堆破损的产品,返工何其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