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家,是什么?
我问了几个朋友,有人说,家是情,古有云父母在不远游。
有人说,家是精神的自主独立,人总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去寻找很多的寄托,但是最后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好多人以为结婚是家的开始,其实并不是的,自己做到了独立,才是家的开始。
有人说,家是合适的人,合适的关系,合适的氛围。
还有人说,家是合适的屋子,父母住在不远处。
你的家,是什么?
这个话题起源于前几天一个朋友的父亲打算再婚,朋友理智同意,感情无法接受。因为感觉自己的家被入侵而自己对此无能为力。然后一个闺蜜很冷静的对她说:那不是你的家。那是你父母的家。朋友更是无法忍受,直接中断了话题。
所以,什么是你的家?
是从小长到大和父母在一起的家?倾尽所有积蓄背负30年贷款的房?还是相识相知他的身边?
我认为家是一个地方,你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在这个空间里你所有的发声都能被倾听,所有的决定都能被实现。在这个地方,你感受到的是安全、自由、随意。
在农村,一套房子往往可以传承几代人,但是家主一直在变,父母、儿子、孙子,一代又一代。家依然是家,从不是你的变成你的,又从你的变成不是你的。是伴随着你在这个家中的话语权。
倾尽所有继续背负30年贷款买下的房,并不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还有对这个房子的绝对自主权,以及随意处置的权力。都说中国人有恋家情结,所以都想要一个房,其实要的是安定、踏实与自主。
能够满足一个人安定、自由、踏实需求的除了一方天地,还有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与自己契合的人。所发之声有人倾听,所做之事有人回应。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能将之牵动。是可以独属于自己,而自己也愿意接纳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夫妻。所以父母是家、夫妻是家。一方天地也是家。
不过,家并非一成不变。家是流动的。所以需要维护。和父母,和伴侣,和自己。能和父母融洽,父母便一直是家;能和伴侣融洽,伴侣便一直是家;能和自己融洽,一方天地便是家。
朋友无法接受父亲再婚,是因为新人进来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平衡一旦被破坏,权力就要重组,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就是主权、话语权的丧失。曾经的安全之地不再安全,所以家也不再是家。
然而朋友没有立场去改变。因为在这一方天地,她是被去留的人。其次,就算是为了父亲以后的生活质量,也不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她没有权力去干涉父亲想要更好的愿望。这是她父亲的生活。
在遇到这个话题之前,我几乎没有思考过关于家的问题。也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的家去计划些什么。我以为他会一直在那里,转身便可见。但事实是,随着自己生活状态的改变,家人、自己状态的改变,家也会随着改变。如何建立一个长久稳固的家,是一个课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