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是我和孩儿爹本周第二次吵架,如果他能每天都回家的话,我们吵架的机会可能更高。导火索依旧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他放下“吃鸡”,我决定不擦脸(如果你懂,一个女人的夜间护肤的流程恐怕足够吃两把鸡),准备趁孩子们睡着了,酣畅淋漓地吵上一架的时候,却屡遭NG。经过是这样的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吗?就是因为你包办代替太多,都是你惯的!”
“你以为我愿意当老妈子,我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每天都像拧紧了发条的机器,我每一步都不能慢不能等,否则孩子和我都会迟到!你一回家就指责我,你为什么不能放下手机好好陪陪孩子?”
“我怎么没陪孩,我把所有的事都挤着干,就是为了早点回家,能多点时间陪孩子,你知道我这一个星期有多忙多累吗!”
“养孩子这事不就像做项目吗?咱们都是一个team的,你说说你的困难,我说说我的困难,大boss都不愿意听诉苦,需要怎么配合说明白不就得了!”
孩儿爹笑场,NG
“我一说,你就那副表情,我怎么你了”
“我现在对谁都是这副表情,我倒想换个表情,肉毒不允许啊!”
一起笑场,NG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第二部让他们帮分担一些事。比如1、2……明白了吗”
“明白了!”孩儿爹如同小学生一般俯首点头
一起笑场,NG
这架算是没法吵了,还是洗洗睡了吧。
婚龄十二年,回首曾经是吵架的奇葩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头几年,多半是因为芝麻绿豆的小事儿,比如牙膏从中段挤还是从尾端挤;马桶盖抬起来还是放下;进门不换鞋;上床不洗澡;“这个东西你要是再把它放在这儿,我就跟你离婚”。或者是宿管阿姨和放荡浪子之间的争执:“你到底几点回来?”“你快给我开门”。
有了孩子以后,小家变大家了,以孩子为中心,双方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别人家的孩子为半径,吵架的原因就更多元化了。
这么多年吵下来,也积攒了一些经验:
一是,吵出水平。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处分。引经据典配合举例子,深入简出结合讲道理。最忌讳琼瑶式的吵架,不要说车轱辘话。
二是,缩小范围。场外观众不要火上加油。吵架这种事尽量单挑,人一多就乱了。最忌讳双方父母在场拉偏架,千万不要指责儿媳妇或者女婿。这就像自己家孩子在外面打架了,人家找来了,你假模假式地也要打自己孩子两巴掌,再心疼也得让人家把气消了才能平事儿不是。
三是,短线操作。还能离咋的,吵完就翻篇吧。
四是,穷寇莫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留三分薄面,别把人逼急了,否则双方都不好收场。
最后,作为女人,我说一句,两口子过日子又不是大学生辩论赛,吵赢了又怎样,输的那是感情,大老爷们少说一句不丢人,让自己媳妇一回不跌份儿。